小柴胡汤加石膏

柴胡汤加石膏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1、重肺炎:痰鸣,高烧石膏用4两;2、禁口痢:吃就吐,而下利如注,这一天老拉,,可又有里急后重,呕厉害。

3、小柴胡汤加石膏治头痛如裂:开始感冒发烧。吃了些西药,但是这烧呀比较是减了,可是头痛如裂,脑袋疼的叫,当时是脉弦数,胸肋满,心烦,口舌干,头痛忍不住。

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清,(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4枚)。

邪在半表半里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柴胡在《本经》上讲是苦平,主治是心腹肠胃中结气。心腹就是心腹间,就是心下的这个部位,这个中间也就是半表半里,部位就是胸腹两个腔间以及肠胃中,它能治这个胸腹腔间、在肠胃中里头的结气、积聚。结气是个无形的,积聚是个有形的,无论是胸腹腔间之结气,或肠胃中的积聚,它都能治。柴胡也能治寒热邪气,指的是外邪了,外邪入内发寒热,它也能去,那么这个主要指的是去热,古人虽然说了寒热邪气,它是发烧怕冷了,在这个柴胡剂里是往来寒热呀,它主要还是热。推陈致新,它能去这个陈旧的腐秽的东西,而能生新。左以黄芩是个苦寒药了,是除热解烦的因为停饮停水而发生呕逆,所以它这时里头搁个半夏、生姜。那么另外它有些健胃的药像人参、甘草、大枣,这个是很重要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中医里头呀常讲这个正邪分争,这在中医临床上是个重要的问题。阳明病有恶热,这个时候这个正气有的时候往外推得相当有力量,接近于表,它就恶寒;有的时候正邪纷争,这个正气有些不足,近于里,就有恶热,所以往来寒热。那么有这个正邪的分争,往来寒热就作,也有时候它停止,就休息,所以休作有时,这个往来寒热这么来的。血弱气尽了,那么这个时候必须要健胃。胃气一振,血气充。血气充,这个时候再加上药物的治疗,就能将邪气驱除,所以徐灵胎说小柴胡汤妙,妙在人参。

2、柴胡剂有四个主证呀,就是胸肋苦满、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是用小柴胡汤的四个主证,那么它有些或然症状,因为半表半里这个部份是脏腑相连的,这个邪充实在这个部位,能够波及到许多脏腑发病,那都是发一个器官的病变了,影响到这个功能,所以我们这个或然症很多,像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咳;或渴,肋下痞硬。它影响到肝脾,就肋下痞硬;影响到胃,胃不和就要渴;影响到肺,它就要咳。

一、「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肋痛者」。

二、「身热恶风,颈项强,肋下痛,手足温而渴」。

三、「妇人热入血室,往来寒热,经水适断,胸胁苦满者」。

四、「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肋满不去者」。

五、「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六、「呕而发热者」。

七、「诸黄腹痛而呕者」。黄疸病

八、「新产妇人昏迷而痉、大便坚、呕不能食者」。

临床治病既要忌有药无方,也要忌持方以治病。只是懂得药不懂方,你也不会治病,这个叫做有方无药。

(1)小柴胡汤加石膏方:石膏一般呀也就是40克到100克,要用40克以上。石膏量一般起码用45克,不过小孩子也可以少用。感冒呀、流感呀,还是一般的急性传染病,在开始都得的是表证,就是太阳病呀,可是这个阶段,经过治疗,或者它没治,很快,两三天后,不必到四五天,它这表证就没了,没了这个人所现的就是方才的这个,「脉浮细而嗜卧」,或者是恶心呕吐呀、胸肋满呀,这就是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再进一步,它内热就要有了,就是里热了。口干舌燥,甚至于渴,那么这个时候用小柴胡汤就不行了,得加石膏,有这种反应的病人很多呀。头痛如裂,高烧不退,这在临床上很多了,也打过针,也输过液,也许也吃过发汗药,已经没有表证,但是高烧不退,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柴胡证,确然,另外有石膏证,石膏证它就是口干、舌燥、薄白苔,白苔发燥,不水滑,这时候你加上石膏没错,它有些特殊的反应,脑袋特别疼,或者是晕,这个热也能使头痛,也能使头晕,也有不头痛、不头晕的,它感觉什么呢?口鼻如冒火呀,他自己就说,唉呀,我这出气呀,热的很。

遇到的腮腺炎、耳上下肿、淋巴腺肿,妇人的这个乳腺炎,就是这个奶肿,它都治,只要没到化脓的这个程度,用它呢,马上就灵验。

小儿肺炎最多,用它治了很多很多,不过得这个小儿肺炎现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最合适不过,非常好使。那么就是用麻杏石甘汤之后,方才说的麻杏石甘汤,麻黄这个药物用过之后不能再用的。

(2)小柴胡汤加芍药证:小柴胡汤这个芍药加12克到18克,这个芍药不止治肚子疼了,在这个泻肚的时候有时候也用它。那么小柴胡汤加芍药呢,当然是小柴胡汤证,同是它肚子疼的特别厉害,急痛,有点拘急痛,那更好了,我们可以加芍药,像这个痢疾呀,拧肠刮肚的这么疼,用小柴胡加芍药就可以治。

(3)小柴胡加桔梗汤:桔梗就加9克,桔梗、甘草,叫桔梗汤,常用于治疗一般所见的那个扁桃体发炎,这个病很多的。得辩证得有柴胡证,嗓子痛,那么就是一般常见的扁桃体发炎最多,可以加桔梗,如果口舌干燥,加桔梗也还不行,还得加石膏。

(4)小柴胡加吴茱萸汤:吴茱萸就是加9克到12克。这个吴茱萸,它治呕,食入即呕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个头痛、头晕,呕呃甚者,就是呕吐厉害的,也是吴茱萸汤证。平时见到这个现在说是美尼尔氏证呀,就是头晕,要是呕吐厉害的,用吴茱萸汤就行。但是有柴胡证,光用吴茱汤不行,非配合柴胡汤不可,那么就是小柴胡汤证,再加上吴茱萸,就等于小柴胡汤与吴茱萸汤的合方。这个病也挺多呀,不管是不是美尼尔氏证,在临床上遇到人,呕吐的厉害,比这小柴胡汤的厉害,甚至于不敢起来,头晕的厉害,头疼的厉害,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吴茱萸。同时它有口舌干燥,加石膏也没问题的,不是说吴茱萸是温药,石膏是个寒性药,就不能摆在一块儿,那没关系的。

(5)小柴胡加橘皮汤:橘皮加20克到30克。橘皮不是破气古人用它治哕逆呀,那个橘皮汤有下气、镇咳、助进食的一些作用,它能够治咳嗽,能够强促进欲,所以治胃病的时候也常用,大量用没关系的。那么这个方了子,就是小柴胡汤证,再有这些情形,哕逆,或者是咳,或者不爱吃东西,都可以加橘皮。最常用的就是小孩子的干嗽,没有痰,干咳嗽,所以这个百日咳有用它的机会。

(6)小柴胡汤与葛根汤合方:它就是表证轻,而又有柴胡证,你比方喘吧,小柴胡汤怎么样的加味它也不治喘,如果它有麻黄证,其它的恶寒也挺厉害的,其它还有柴胡证,就把葛根汤合用小柴胡汤就行。

少阳病,不能发汗,但是一起用就行,就像我们讲那个太阳病,太阳病不可下,但是你有表证、有里证,先解表固然是没问题的,表里合用行不行,行呀,你桂枝汤加大黄就是了,它有表证,你不能不用解表药而就下,那不行,这个少阳病也是这样,有柴胡证,你不能发汗,可是用柴胡汤,配伍发汗药行不行呢,行。

(7)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半蒌莲】:小柴胡汤加瓜蒌、黄连就行了,它这半夏小柴胡汤里有了,半夏有不必搁了。瓜蒌这个药,它是宽胸解里,去痰,也治咳嗽。如果小柴胡汤证还有这些情形,可以与小陷胸汤合方。既有小柴胡汤证,又有小陷胸汤证,胸满闷了,那么心下这个地方堵的慌,痰也多,就可以加小陷胸汤。如果再有口干舌燥,用石膏也行,这个肺结核有用石膏的机会。

(8)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所以用小柴胡加味,尤其加龙骨、牡蛎、大黄之类的药,我们对神经官能病常这么用,你用大柴胡汤加这个或是用小柴胡汤加这个都行,就看病人的情形了。

(9) 小柴胡加芒硝汤: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小柴胡汤加芒硝去潮热。这个胃家实呀要只是实、满、胀,不用芒硝,只用小承气汤就行。要是有潮热,你非用芒硝不可。这个芒硝与这个石膏都是大寒药,能解热,那么这个大黄呢也不能说不去热,但是解热的力量比芒硝差得多,所以它不用大柴胡汤;给病人先服小柴胡汤,先不要加芒硝,小柴胡汤吃完了,你再另开一个加芒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