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
本品爲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蓮的果實,其性平,味甘澀,入心、脾、腎經,具有養心、益腎、補脾、固澀作用,中醫多用以治療脾虛泄瀉便溏,心虛失眠心悸,腎虛遺精尿頻,以及婦人崩漏帶下之病。
蓮子是一味古老的藥食兩用之物,作爲食物養生,即被列爲「上品」而收載在《神農本草經》中,說它能「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饑延年」。唐代著名食醫孟銑也認爲蓮子「補五臟不足,益十二經脈血氣」。宋代醫家蘇頌介紹:「蓮肉搗碎和米作粥飯食,輕身益氣,令人強健」。清代食醫王孟英也常用蓮子肉作成食品,「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爲粥飯,健脾益腎,頗著奇勳」。
若從養生保健作用原理來分析,中醫則認爲蓮子「得天地清芳之氣,稟土中沖和之味,味甘氣平,乃脾家之果」。心爲君主之官,腎爲先天之本,脾爲後天之本,蓮子補益心、脾、腎,故而可以「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健康人常食之也能增強體質,祛病強身,延年益壽。若以現代營養學觀點分析,蓮子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認爲這就是中醫所說蓮子能「輕身耐老,不饑延年」的物質基礎或理論依據,則未免太機械太簡單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