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

田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三七的塊根,因此又有人參三七、參三七、血參之名,主產地在中國的雲南及廣西深山中,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腸經。田七的功用,原來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個字來概括,所以,歷來都是以三七作為傷科金瘡要藥,很少作為補品食用。

由於田七和人參原本是一家,同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不僅形態相似,而且化學成分(尤其是皂甙類)和藥理作用乃至臨床應用等方面,也頗多相似之處,因此,近代醫家以及民間多認為三七也有補虛強壯的作用。如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參三七的確有補血強壯作用。熟三七粉(將三七打碎,用食油炸至棕黃色,研粉)的皂甙元為人參二醇和人參三醇,食用後可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對營養不良性貧血有良好效果。北京體育學院介紹,給運動員服食三七,具有增強體質而不增加體重的優點。三七總皂甙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又能明顯降低動脈血壓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耗氧量。三七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與人參相似,使過低或過高的免疫反應恢復正常。這些都是田七能進補養生的現代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