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調理
經期調理
經期調理與四物湯的運用
婦女在生理上有月經、胎孕、生產、哺乳等特殊功能,其中月經這一項,在婦女的一生中,伴隨長達三十五年之久,又是尤其重要,若是月經發生異常,常致每月煩惱,影響婦女之生活品質,嚴重者甚至干擾到生育功能,不可不謹慎看待。
在包括環境、氣候、情緒、疾病、生理等種種因素的交互影響下,常會導致婦女月經在週期、經行天數、顏色、血塊與經量上的不正常,如果不加以處哩,常會進一步引起痛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對婦女的身心都造成莫大困擾。
根據統計,近年來婦女朋友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然而這些問題只要平時調適得宜,掌握正確的調理原則,就有可能避免,所以月經的經前、經期中、經期後的調理,對婦女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月經是婦女腦下垂體、下視丘和卵巢等相關功能部位,所產生的荷爾蒙週期性協調,並加上子宮收縮所造成的週期性變化,所以,這中間的每一個環節出問題,皆可導致疾病的發生。
古代中醫非常重視經期後的調理,大家耳熟能詳的四物湯就是經期後調理的基本方;
但是大家可能只知道四物湯可以補血,卻不知道四物湯的其他作用,其實,四物湯對月經後的調理是全面性的,若能了解四物湯的作用,可增強婦女朋友月經後保養的正確知識,才能用最簡便的方法,達到維持健康、預防疾病的最大效果。
以下簡解四物湯的特性:
一、 四物湯的組成
(1) 主要用藥:熟地三錢、當歸四錢、白芍三錢、川芎一錢半。
(2) 其他添加用藥: 黃耆三錢、枸杞子三錢、紅棗五顆、故紙花三錢、 桂枝少許、甘草一錢、肉從蓉三錢(添加用藥主要作用為矯 味並加強調補的作用,臨床上可以隨症狀加減。) 二、 四物湯的主要作用: 熟地主要作用為補血,因其含大量鐵質,故可補充經期後在血量上的虧損,另外熟地還有補腎的作用,而補腎在中醫的理論中就包含生殖與內分泌的功能,所以熟地可促進內分泌的分泌並促進月經後的順利排卵,並可透過 補腎減少骨盆腔的積液,預防骨盆腔發炎及排卵時疼痛的發生。 當歸主要的作用為補血及行血,並有滋養強壯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實驗證實,當歸可促進子宮收縮,加強子宮內膜的排除,有效預防因子宮 內膜排除不良,所導致的子宮肌瘤的發生率,並可增強子宮體本身的血 液循環緩解經痛,其所含的揮發油可增加皮膚的潤澤度並可透過真皮層 血液循環的 促進,治療蕁麻疹、季節性搔癢,甚至緩解富貴手等疾患。
川芎主要的作用是幫助當歸活血,促進血液循環。另外,川芎有引血上行 的作用,並有驅除風寒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月經後因血量減少而引發的頭 痛,預防感冒。
白芍主要的作用是緩解痙攣並柔軟肝臟,作用主要是在緩解輸卵管痙攣讓 排卵順利,並可透過柔軟肝臟,使肝臟釋放出比較多的藏血,而後減低月 經後的虛弱感。
以上四味藥的綜合作用就可達到養血疏肝,補血調血的作用,並可糾正貧血,改善血循調節子宮機能,使排卵順利並預防骨盆腔發炎。尤其,透過促進子宮收縮使子宮內膜順利排除,有效預防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的發生。
三、 四物湯的服用方法 通常在月經第五日即可開始服用以4帖為標準劑量,但可參考個人體質與月經的狀況來作調整。
調整原則大致如下:
(1)體質虛弱月經量少者可加肉桂、附子、人參等溫陽藥物可持續服用,兩日一帖,月經期亦可服用。
(2)體質燥熱者可把熟地改生地,並可加麥冬、菊花等藥,並減少帖數。 有痛經者可在經前與經期間服用溫經湯、少腹逐瘀湯等方劑;等經後再服用四物湯。
(3)月經提前者可加地骨皮、黃芩、黃連等。 月經血塊多者加桃仁、紅花。 血虛頭痛者加蒿本、吳茱萸。 眩暈者合併苓桂朮甘湯。
四物湯的加減非常靈活,可視個人體質做適當的調整,達到保養並預防 疾病的雙重效果。
四、 其他注意事項: 婦女朋友除了在經前、經中、經後配合藥物調養外,月經前後的飲食及護理原則更不可忽視,一般在經前不宜過食燥熱及冰冷之物,更不宜熬夜,月經中更要注意溫和的飲食,並注意保暖。
月經後,宜食較為溫補的飲食,這是一般的原則,但仍須視個人體質配合不同的調養,
以下僅舉數個常見狀況的飲食原則以供參考:
日常調護方面,
月經先期(月經提前)與月經量太多者,平日飲食宜盡量清淡,多食青菜水果,平日烹煮不宜加過多調味料,尤其要避免辛辣及油炸之品,睡眠宜多加強,並宜適量排除情緒及工作壓力。
月經後期(月經延後)與月經量少者,平日宜多食營養而溫補的食物,如麻油雞、羊肉爐等,青菜水果不宜攝取太多,尤須避免冰冷寒涼的食物,同時也要預防感冒,以防寒邪停滯於內,產生子宮內膜的包塊,而引起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
痛經者飲食調養原則與月經後期大致相同,痛時宜多休息,多吃溫熱及高熱量的飲食,甚至吃點巧克力或喝點溫熱的葡萄酒,也可以做子宮的熱敷以緩解疼痛。
以上介紹經期的調理原則,希望能提供婦女朋友簡便又正確的自我調養,讓女性朋友們活出健康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