癬是一種生在表皮、毛髮、指(趾)甲的淺部真菌病。

白禿瘡

白禿者,因頭生白屑,髮落而禿成瘡而定名。 本病多見於兒童,尤以男孩為多。

病因病理

      相互接觸傳染者為多,或由脾胃濕熱內蘊,濕盛則搔癢流汁,熱盛則生風生燥,肌膚失養,以致皮生白屑,髮焦脫落而成。

臨床表現

      初期丘疹色紅,灰白色鱗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錢,日久漫延,…

治療

      • 內治-一般不必服湯劑。可用灰黃黴素,每次0.2克,每日3次。兒童劑量按10~15毫克/公斤/日,分3次,飯後服。療程一般3~4週。一般應與外治配合。
      • 外治-關鍵在將病髮連根拔去。外塗一掃光或雄黃膏。

肥瘡

肥瘡


鵝掌風

手掌粗糙裂如鵝掌而得名。


腳濕氣

足ㄚ靡爛流汁而有特殊氣味者,叫腳濕氣。


灰指(趾)甲

因指(趾)甲失去光澤,增厚色灰而定名。

病因病理

      由於腳濕氣、鵝掌風日久漫延至甲板,濕毒內蘊,爪甲失榮養所致。

臨床表現

      初起甲旁發癢,繼則指(趾)甲出現不平。 逐漸增厚或蛀空而殘缺不全;最後指(趾)甲變形,失去光澤而成灰白色。可有三種不同表現。增厚型者,甲緣增厚,漸至整個指(趾)甲肥厚,高低不平;萎縮型 者,甲板萎縮色白,甲板翹起,其下蛀空;破損型者,甲板部份增厚,邊緣破損,略帶草綠色,少數甲溝紅腫,甲板高低不平。

治療

      1. 用棉花蘸二號癬藥水或複方土槿皮酊浸漬甲部。
      2. 大暑天用鵝掌風浸泡方浸泡。
      3. 白鳳仙花搗爛塗甲上,用布包好,日換一次,直至轉好為止。

圓癬

即體癬或股癬。肥胖痰濕之體,外受風毒濕熱之邪而蘊積皮膚所致:或由患癬的貓、狗直接接觸傳染,或由衣物用具等間接傳染;亦有患者自身傳染,例如因腳濕氣而引起本病。

治療

      1. 用二號癬藥水或一號癬藥水5%水楊酸酒精外搽,均每日2~3次。
      2. 皮損有糜爛疼痛者,用青黛膏外塗,每日2次。糜爛消失後,仍搽二號癬藥水或一號癬藥水。
      3. 1~3%克霉[口坐]軟膏外搽患處。
      4. 股癬常用顛倒散洗劑外搽,但不能用膚輕鬆等藥膏,可使皮損擴大。

紫白癜風

因紫斑、白斑交叉得名。多因熱體被風濕所侵,鬱於皮膚腠理所致;或因汗衣著體,復經日曬,暑濕侵滯毛竅而成。

治療

用密陀僧散乾撲,或用二號癬藥水或10%土槿皮酊或1~3%克霉[口坐]軟膏外搽,每日2~3次,亦可紫外線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