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
定義:粉刺是發生於顏面、胸、背等處的皮損,丘疹如刺,可擠出白色碎米樣粉汁的皮膚病。
特點:多發於青春發育期的男女。
變證論治
證型 | 臨床表現 | 治則 | 方藥 |
---|---|---|---|
肺熱血熱證 | 顏面潮紅,粉刺焮熱、疼痛、有膿包,苔薄舌紅,脈象細數。 | 涼血清熱 | 枇杷清肺飲加減 |
腸胃濕熱證 | 皮疹紅腫疼痛,伴有便秘溲赤,納呆腹脹,苔黃膩,脈滑數。 | 清熱化濕通腑 | 茵陳蒿湯加減 |
脾虛痰濕證 | 皮疹以膿包、結節、囊腫、疤痕為主,或伴有納呆便溏,苔膩脈滑。 | 健脾化痰利濕清熱 | 黨參、茯苓、白朮、淮山藥、薑半夏、陳皮、白芥子、丹參、車前子、蛇舌草。 |
加減法
- 咽乾口渴唇燥: 加玄參、天冬、麥冬、天花粉
- 結節囊腫難消:加莪朮、夏枯草、海藻、牡蠣
- 月經不調者:加當歸、白芍、益母草
- 慢性肝病者:加平地木、虎杖、茶樹根。
成藥驗方:
- 清解片,每次5片,1日3次。
- 龍膽瀉肝丸,9克。
- 蛇舌草30克,煎湯代茶。日一劑。
外治:
- 顛倒散洗劑或莝瘡洗劑外搽,每日3~5次。
- 如由化妝品或瀝青引起,停止接觸致病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