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竅(目耳前陰後陰)臟腑之間關係 (1):臟與臟之間關係

第29講 形體官竅: 官竅(目耳前陰後陰)臟腑之間關係 (1):臟與臟之間關係

下面我們講官竅的目。首先說一說目的概念,在中醫文獻裡面目又稱眼,眼睛。在最早的文獻裡,《黃帝內經》稱目為精明,命門。注意,我們前面提到一個命門學說,這裡面提到眼睛叫命門。在中醫文獻裡面,命門這個術語有三種含意:

  1. 《黃帝內經》裡指眼睛。
  2. 五臟生理功能之後附的命門學說,那個命門。
  3. 經絡學中有一個命門穴。

關於眼睛的解剖,將來同學們在眼科學,進一步講,教材為同學們提供了幾個術語,從解剖來說,從它形態來說,眼眶、眼瞼等,提供了幾個術語,同學們自己看,我們這裡不要求同學們掌握,只做個了解,為將來學習眼科學,奠定個基礎,重點要求同學們掌握眼的生理功能。

1. 目的生理功能
  1. 視覺功能,在中醫文獻稱眼為司視之竅,在《內經》沒有明確提出這樣一個概念,而是在《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裡面,明確提出目為司視之竅,是指眼具有「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的功能,這是第一個功能。
  2. 目為神竅,《內經》沒有明確提出目為神竅這個概念,這是後世的學者在《內經》基礎上,最後明確的提出目為神之竅,也就是說,目是心神之窗,通過 目,反應了神的生理和病理,這樣一個原理,不僅解釋了目和神的關係,而且更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於,中醫學望診當中,分神、色、形、態,在望神當中,雖然從整 體的生命現象進行考察,其中最重要的是看眼神,看眼球的運動狀態,它的生命徵象,用來判定神明的異常還是正常,具體如何通過望眼神,確定屬於正常生命過 程,還是異常生命過程,將來在診斷學進一步學習,這裡僅要求同學們知道,目與人的神志活動有關,被稱之為心靈的窗口。
2. 目與五臟的關係
  • 目為肝之竅,肝開竅於目,與前面講的為同樣一個機制,一、目在五行系統,它屬於肝系統,所以說它是肝之外竅。二、一般來說,在習慣上,從生理上來 解釋它,是指肝主藏血的功能,為目的生理活動,提供充足的陰血以滋養,但這僅僅是一說,從生理功能這一個方面來說,我們這裡講藏象學說,著重從生理功能闡 述,形體官竅與臟腑的關係,將來在學習經絡學說的時候,還會從經絡學說來闡述目與肝的關係,我們這裡著重從生理功能來解釋它,因此,這兩種學說不僅解釋了 肝和目的關係,而且它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眼睛有病,中醫首先想到和肝有關,這個人經常發脾氣,眼睛發紅,顏面發紅,用這兩個指徵,中醫判定它叫肝火上炎, 這個人肝火太旺了,根據什麼呢?根據肝和目的關係來判定,根據眼睛所反應出來的,異常的生命指徵,判定出這樣一個結論。
  • 目與五臟密切相關,在中醫眼科學裡面,有個五輪學說、八廓學說,這個學說提出一個概念,說「眼通五臟,氣貫五輪」,在這裡只打個招呼,同學們就記 住五輪學說,這是按照五行來的,把人體的眼分成五個部位,上眼臉,下眼瞼,內眦,外眦,白睛,黑睛,分別分到五臟系統當中去,和五臟相對應,分別屬於五 行,用這個學說來解釋五臟與目的關係,用它來建立中醫學的眼科的理論體系,來指導治療眼科疾病,它反應了一個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在此,在我們這門課程裡 面,不要求同學們把這些記下來,做個一般了解,通過這個示意圖,目部的五臟分屬圖,來加深理解目與五臟密切相關,我們第一講目為肝之竅,第二通過這個五臟 分屬圖,來強調目與五臟相關,為同學們將來興習眼科學打下基礎,至於教科書裡面,還有附一個八廓學說,就是按照八卦,《易經》裡面的八卦,把眼睛一分為 八,叫做八廓學說,無論從理論上、實踐上,五輪學說和八廓學說相比較而言,以五輪學說比較能夠完整地、全面地,指導中醫對眼的生理病理的認識,因此,從古 至今,五輪學說一直是延續下來,八廓學說少用,教科書提供的資料,僅供同學們將來學習作個參考。

4 耳

耳在中醫文獻當中,又稱窗籠,聽戶,龍蔥,就是在耳科學裡面,有不同的名稱,《內經》稱為窗籠,就是耳。

1. 耳的生理功能

耳的立要生理功能,就是司聽之竅,管聽覺的,除此之外,它還有平衡的功能,主要功能是管聽覺,《內經》稱耳為腎之官,到了《醫宗金鑒》明確提出來,「耳者,司聽之竅也」,明確提出來耳是管聽覺的,至於說,我們後面提到這個平衡作用,是近代發現的,耳是人體的平衡器官。

2. 耳與五臟的關係

耳與臟腑的關係

● 一、腎開竅於耳,為什麼腎開竅於耳呢?這個耳與腎在五行學上屬於同一系統,根據這樣一個原理,中醫學又提出一句話,說「腎為耳竅之主」,在中醫文獻裡面, 耳還是另外一個臟竅,叫心也開竅於耳,也就是說,耳既是腎之竅又是心之竅,那麼腎竅和心竅,兩者誰主誰從啊?中醫學認為腎是耳竅之主,而心為耳竅之客,這 樣兩個原理,至少大家在學習這個原理的時候記住,耳首先是腎之竅,其次心也開竅於耳,這兩個原理在耳科學裡面,認識耳的生理病理,不僅有理論意義,而且也 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 二、耳與臟腑的關係,請大家注意,耳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除了上面強調心腎之外,尤其和肝膽密切相關,講耳與肝膽關係的時候,中醫理論習慣上是從經絡,膽 經和肝經與耳的關係來闡述,那麼耳還與脾胃有關,也著重是闡述它的機制,是從脾經和胃經的循行,它的經脈循行來解釋,也就是說除了腎開竅於耳,用五行的分 類,它們屬同一系統進行解釋之外,心開竅於耳,五臟與耳密切相關,肝膽、脾胃都是以經絡學說立論,根據這幾條經脈的循行,與耳發生關係來解釋五臟與耳的關 係,那麼這幾個臟,脾胃、肝膽的經脈,為什麼能夠和五臟發生關係呢?將來學習經絡學說的時候,每一個經脈和每一個臟相連屬,將來經絡再學習,說肝的經脈和 膽的經脈,就與肝臟與膽腑相絡屬,就是相關,脾的經脈,胃的經脈,與脾臟、胃腑相關,所以耳與心、肝、膽、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發生了密切關係。

這從理論闡述上推理又多了一個條件,就不像前面我們解釋,一、從五行系統的屬同一系統來解釋,二、從它的生理功能來解釋,同學們是不是感覺 到李老師講這個,同樣闡述官竅和臟腑的關係,既要從臟腑的生理功能,來論述它們之間的關係,又要從經絡來論述呢?那麼為什麼這裡又從經烙來論述呢?我們在 講中醫學定義的時候強調,中醫學的核心內容是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核心內容的,將來學習到經絡學說以後,講臟腑經絡之間的關係,就會進一步明確這一 點,從邏輯推理上看,似乎是不是不衡的,平行的,要麼一元,從生理上都用一元解釋清楚,在解釋它們的機制,第一,用五行系統的分類,它們屬於同一系統來說 都是一致的,多數是用生理來解釋,就是用臟腑的生理功能來解釋,而有的地方用經絡,這也看出來,中醫學在說明一個理論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從經絡來解釋,也 可以從臟腑的生理來解釋,或者是兩者兼而用之,大家注意,耳與五臟的關係,中醫學根據耳與五臟的關係,這樣一個原理,這樣一個理論,發展為在針灸學裡面的 耳穴療法,針刺耳的不同部位,可以調整五臟系統的病理,將來同學們在學針灸學的時候,應該很好學習這個耳穴療法,耳針,它是根據耳與五臟相關,這樣一個原 理,作為理論依據,來指導用耳針的方法,來治療五臟系統的疾病。

5 前陰

什麼叫前陰?記住幾個術語,前陰在中醫學理又稱下陰。是指男性、女性外生殖器和尿道的總稱。男性的前陰包括陰莖,陰囊,有的醫家把它稱之為外腎,女性的前陰包括尿道和陰道,後世醫家稱之為尿竅,陰戶,子戶。…

前陰的主要生理功能

男性的前陰:排尿和生殖
女性的前陰:排尿,排出月經,娩出胎兒

前陰和臟腑的關係
  1. 前陰為腎之所司:腎藏精,主生殖,講女子胞和精室,水液代謝時說腎的氣化作用調節膀胱氣化作用。膀胱經過自身的氣化作用之後,將水液代謝的產物轉 化為尿液,由膀胱的開闔,控制尿液的排泄,已經講述了前陰與腎的關係,第一,前陰為腎之所司,就是前陰排尿功能,是通過腎的氣化所實施的,它的生殖功能, 是通過腎精的作用的結果。
  2. 前陰與其他臟腑的關係,和五臟密切相關,但和肝、和脾密切相關,解釋前陰和肝、和脾的關係,是從經絡學說來解釋的,就是肝的經脈、脾的經脈,都與前陰有關,而脾著重中,又從脾的功能上,來進一步論述其與前陰排尿的功能,和前陰的生殖功能。

6 後陰

後陰又稱肛門,又稱下極,又稱魄門,記住這幾個名詞,

1. 後陰的生理功能

後陰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體現大腸的傳導功能,就是排泄糞便,體現它的傳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