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藤

生天台山,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药,治风有效。
【性味】 苦、辛,平。

【归经】 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用法用量】 6~12g。

【贮藏】 置干燥处。

【性味】 苦,平。

①《本草便读》:”苦,平。”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苦辛,寒。”

【功能主治】 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①《本草图经》:”治风。”

②《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

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

④《中国药植志》:”除湿,祛风,行气,利水。治膀胱水肿,风肿,脚气湿肿。”

⑤《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驱风湿,通经络。治风寒湿痹,鹤膝风,肢节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一切诸风:青藤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内,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入瓷瓶内。用时先备梳三五把,量人虚实,以酒服一茶匙毕,将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后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要痒止,即饮冷水-口便解。避风数日。(《濒湖集简方》青藤膏)

②治骨节风气痛:大青木香根或茎叶适量,煎水常洗痛处。(《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 ①《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风病软弱无力,并劲强偏废之证,久服常服,大建奇功。须与当归、枸杞合用方善也。”

②《本草便读》:”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故一切历节麻痹皆治之,浸酒尤妙。以风气通于肝,故入肝,风胜湿,湿气又通于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