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治

《内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扁鹊继承之并提出“六不治”说法,即:骄恣不论于理,壹不治也;轻身重财,贰不治也;衣食不能适,叁不治也;阴阳病,脏气不定,肆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伍不治也;信巫不信医,陆不治也(《史记·扁鹊传》)。历史上扁鹊因《内经》语言晦涩难懂,针对其中主要内容以问难形式作出解释即《难经》,《难经》与《内经》、《本经》、《伤寒》、《金匮》并称为国医四经典。《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之秦国,西汉去时未远,“六不治”说法颇合实际,当时已得到公认,并由司马迁假托扁鹊之名提出。
“六不治”中“不治”系指调治极难,系古人在漫长艰苦实践中之经验体会。既不可以为“六不治”中病症为绝症,更不可以轻视之。
“骄恣不论于理,壹不治也”系指精神不健康或不能明辨是非者得内科杂症极难调治。如:心胸狭窄、为人奸诈者,衣冠楚楚经常教育别人而自己实则卑鄙无耻者;奸商;喜耍小聪明每以为得计实则拙劣蠢笨者。
附按:在“六不治” 中将“骄恣不论于理,壹不治也”列为首位,可见古人对“骄恣不论于理”的危害早有深刻体会。此类患者亦多自误,易痛失治疗良机。

“阴阳病,脏气不定,肆不治也”系指劳瘵已成,极难调治。此类患者苦于疾病折磨,对治愈期望颇高。医者宜详细实告,免生误会。此类患者面色多变不稳,潮红、晦暗、苍白、萎黄数色夹杂。病情尤重者,脉早、午、晚数变,极不稳定,宜先调其肾、稳其脉。
“形羸不能服药,伍不治也”,亦系指劳瘵难治。
附按:今人每苦于生计、忙于奔波,加之酒色伤身、饮食无律,年届不惑劳瘵多成。余临证所遇患者甚伙,以上所谓“极难调治”与“相对易治”确系平时真实体验。今每见学医未入门者枉读几年书即以为天下无难治之病,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