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經痛

中醫經痛病症分類
▓氣滯:中醫認為氣滯多屬肝鬱、肝氣不疏,有些婦女平時易精神抑鬱、緊張、易怒,這些心境也能傷氣致經血挾塊。最常出現的症狀包括:經前乳脹、腰腹脹痛、煩躁易怒、月經量少、經血挾塊色紫黑,月經延後來潮下腹疼痛等。
▓寒凝:中醫有「天寒地凍,經血凝滯」之說。比如說體質虛寒,經行或產後惡血尚未排盡時,感冒寒涼或誤食生冷食物,皆可致血隨寒凝,經血凝結成塊。常見的症狀有經行量少挾血塊、色暗黑、經質清稀、經前或經期小腹「冷感」絞痛,得溫痛減,經期多延後,平時畏寒、四肢冰冷、白帶多、易腹泄。
▓氣虛:這是因為患者平時勞倦過度,或大病、久病耗傷正氣等所致,症狀有月經提前、量多、或崩或漏、淋漓不止、經血淡紅清稀,小腹有下墜感、經後下腹悶痛。平時面色蒼白,少氣懶言、易流汗、感冒、胃口不好等。
▓血熱:主要由於外感熱邪,嗜辛辣食物,或過服補藥等所致。常見的症狀有經血量多、色紫紅、質粘稠有塊、急躁易怒、唇乾心煩口渴等。
一個人若能對自己的身體各個構造與機能都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便能在平時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女性,由於其生理現象與男性的差異,再加上社會上傳統保守的觀念,往往對自己本身的異狀難以啟齒,女性朋友若能了解經痛之原因,並做適當的預防與治療,不但能揮別經痛的煩惱,更生活得更加健康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