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鹿茸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雄體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入藥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以粗大、挺園、頂端豐滿、質嫩、毛細、皮色紅棕、油潤光亮者為佳。其味甘鹹,性溫,入肝腎二經,有壯腎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的功效,古代醫家認為鹿茸能「益氣強志,生齒不老」,或稱「久服耐老」,「為峻補命門真元之專藥」。凡精虧血虛,疲勞羸瘦,精神疲乏,未老先衰,腰膝酸痛,眩暈耳鳴,男子陽痿滑精不育,婦女子宮虛冷、崩漏帶下不孕,小兒發育不良,囟門不合,以及血細胞減少之人,服食鹿茸頗有進補養生之力。
鹿茸含有鹿茸精、硫酸軟骨素A、雌酮、大量的骨膠原、蛋白質以及鈣、磷、鎂等。近代藥理研究證實,鹿茸精所含的25種氨基酸是有效的全身滋補強壯劑,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機體的工作效力,改善睡眠及飲食,減少疲勞;又能使血中的紅細胞、血色素和網狀紅細胞增多,促進紅細胞再生,對血小板減少症和白細胞減少症,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所含的鈣、磷、鎂等無機鹽,對促進鈣的吸收、骨的生長發育以及增強心臟、肌肉的功能都有積極的作用,對衰弱的心臟有顯著的強心效果;其所含的鎂離子,更是延年益壽必不可少的物質。由於鹿茸是溫補之劑,凡需要長期服用本品的虛弱病人,最好借鑒南北朝雷斅的方法,用黃精自然汁浸兩晝夜,慮出切焙搗之,使之溫而不燥,既能滋陰又能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