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貞子

本品爲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又名冬青子,性平,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滋陰,養肝明目之功效,中醫經常用以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陰虛內熱,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遺精,消渴,鬚髮早白等症。 作爲養生之用,自《神農本草經》開始,即被列爲「上品」,被認爲具有「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的功效,而且「久服肥健輕身不老」。《本草蒙筌》中說該藥能「黑髮黑須,強筋強力,多服補血去風」。明•李時珍也認爲它有「強陰,健腰膝,變白髮,明目」等作用。對女貞子能養生保健的道理,清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女貞子氣味俱陰,正入腎除熱補精之要品,腎得補,則五臟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繆氏還深有體會的說:「此藥有變白明目之功,累試輒驗。」

現代研究表明,該藥含有齊墩果酸、亞油酸等有效成分,對保護肝臟功能,改善蛋白質代謝,提高機體的防衛能力和增加心肌的營養血流等有重要作用。正是由於身體的重要器官功能得以改善,也即起到了祛病強身,延緩衰老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以女貞子作爲延年益壽的養生保健中藥,其力甚微,其效緩慢,只有堅持食用,方可奏效,正所謂「欲速則不達」。誠如《本草新編》所言:「女貞子緩則有功,而速則寡效,故用之速,實不能取勝于一時,而用之緩,實能延生於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