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与健康
“腸氣”的俗稱就是我們個個為之掩鼻的“屁”,它是經由肛門排出體外的一種人體廢氣。健康人每天都要有不等次數的放屁現象,其頻率一般為6-20個/天。腸道裏細菌分解殘留食物後產生的氮、硫化氫、氨等廢氣主要都靠放屁排出體外,這對人體是有好處的,也是人體自我調節的一個法寶。
通過放屁,能夠了解腸胃的情況。無屁未必是好事,多屁可能是壞事,臭屁可能要出事。
一、無屁不可自喜
有些人很自豪,認為自己永遠不放屁或很少放屁。其實,放屁的人比不會放屁的人健康哦!
完全沒有放屁代表腸道完全阻塞或是腸蠕動消失,在醫學上的名詞分別稱為腸阻塞(Intestinal obstruction)與腸癱瘓(Ileus),此時病人會有腹脹與便秘的情形。前者的原因可以從單純的大便阻塞到腸沾黏,甚至是大腸癌;而後者的原因多來自於為全身性疾病(例如腦中風,糖尿病神經病變),或是服用某些特殊藥物(例如抗乙醯膽鹼,鈣離子阻斷劑等),導致腸道蠕動消失。治療的原則必須要去分析上述不同的病因及其所造成的疾病,才能夠對症下藥。
另外,很多人為了保全面子,經常忍屁不放。特別是一些謙謙君子和淑女,為了不失體面,寧願彆紅了臉也決不鬆那一口“氣”。結果忍下來的氣體雖然沒有破門而出,沒有產生臭氣,可是會積存在大腸裏,與來到腸黏膜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並隨血液流動。有毒氣體不能以最簡單的方式釋放出去,只能另覓排毒途徑,這不但增加了身體額外負擔,還很有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引起腹部鼓脹、腸吟聲聲、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目眩,甚至還可能產生腹膜炎、腸梗阻等疾病。
二、多屁不能大意
正常人平均每天要放5到10次屁,共排出約500毫升左右的氣體。當屁量明顯增多時,可能要從三大方面來考慮。
1. 吃入太多空氣:會吃入太多空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情緒的焦慮、緊張,鼻部疾病經常張口呼吸,或是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過度喘氣時同時也吃進大量的空氣。
2.吃進的食物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被細菌發酵產氣:包括本身消化功能不良或是攝取太多無法被腸道吸收的多醣類,例如高纖維的地瓜、洋蔥、高麗菜、香蕉、玉米、白蘿蔔、馬鈴薯、大麥、燕麥等,此外,麥芽糖、果糖、啤酒、乳糖脢缺乏無法在小腸吸收的乳糖也會增加腸道的產氣量,此時排氣量多卻不太臭。
3.腸道蠕動過快:此時有可能罹患「大腸激躁症」,臨床上的表現除了便秘與腹瀉外,也會有腹痛、腹脹以及放屁次數改變等現象。
消化不良有功能性和器質性之分,前者與腸胃蠕動功能障礙有關;後者與腸道炎症、癌症等疾病有關。
另外多屁也可能是攝入的澱粉類、蛋白質類的食物如豆類、土豆、蛋類等造成的。建議您屁多不要麻痺大意,最好到醫院做一下檢查,明確愛放屁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三、臭屁更要小心
屁的主要成分是嚥下的空氣中所含的氮及腸內細菌制造的氫、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一般情況下,屁是不會特別臭的。如果屁奇臭難聞,原因可能有:
1、消化不良或進食過多肉食的結果。造成腸內有害細菌繁殖,尤其是厭氧菌的滋生,大量發酵產氣,除了會排出很惡臭的氣體外,也會因為過多的腸氣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狀。細菌分解肉製品時能產生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惡臭氣體,怪不得人家說,愛吃肉食的歐美人放的屁非常臭,這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2、進食含蛋白質、豆類及其他豆製品、大蒜、洋蔥和韭菜等含刺激性氣味食物引起,由於富含硫化氫,故排氣會很臭。這不是病態,可不必擔心。
3、在患有晚期腸道惡性腫瘤時,由於癌腫組織糜爛,細菌在搗鬼,蛋白質腐敗,經肛門排出的氣體也可出現腐肉樣奇臭。
4、當消化道出血造成血液積滯在胃腸道中,胃酸及腸道細菌會將血液分解,或腸道發生炎症時,此時放屁會有一種腥臭味,而且糞便會像柏油般黑黑黏黏的形狀。
5、腸道內有細菌感染時,由於腸黏膜受到細菌毒素的破壞,除了放屁有惡臭味外,大便也會排出剝落的壞死黏膜上皮細胞,臨床上的症狀經常合併有腸絞痛、裏急後重、甚至發燒的情形。
民間有“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的諺語。資料表明,這與攝入的食物種類有關。吃薯類、蘿蔔等食品,分解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種情況下放屁常常響聲如雷,但不會太臭。而如果食用蛋白質、大蒜、豆類等食品過多,則會分解出惡臭氣體,這種情況下放屁可能沒什麼響動,但卻能“殺人不見血”。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因常吃一些產氣的食物,例如地瓜、洋蔥、高麗菜、豆類及其它豆制品,所以會有放屁的情形,另外則有可能罹患“激躁性大腸症候群”,此症臨床上也會有腹痛、腹漲以及放屁等現象產生。在飲食上建議您少量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吃東西時,宜細嚼慢嚥,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氣。
很多人談屁色變,覺得放屁是件丟人的事情,當你知道如果有屁不放,會給人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你就會改變原有的想法了。
首先你知道屁是怎麼產生的呢?
當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會吃入很多空氣,屁的70%的成分就來源於我們吃進去的空氣,主要的成分包括氮氣、二氧化碳、氫氣、甲烷和氧氣。我們呼吸進去的空氣通過血液在身體中循環,這些空氣也會通過腸壁進入腸道中,這部分的空氣佔屁的20%。還有10%則是大腸內的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分解時生成的氣體。
健康人大概會放多少屁呢?
健康人消化道內有100毫升的氣體,而形成屁排出體外的量,成年男性每天100-2800毫升,浮動範圍比較大;這與吃的食物非常有關係,如果吃較多的豆類和薯類則會使屁的量增加2-10倍。
為什麼屁會臭?
由細菌生成的氣體包括氨氣、硫化氫、吲哚、甲基吲哚、揮發性胺、揮發性脂肪酸等,都是帶有惡臭的物質,所以就形成臭屁。臭屁形成的場所主要是在大腸,大腸裏生活著約一百萬億個細菌,它們都以大腸裏的食物殘渣為食物而生存繁衍,其中既有促進腸道功能的有益菌,如乳酸桿菌;也有制造有害物質的有害菌,如梭狀芽孢桿菌等。臭屁的根源就是這些有害菌。腸道裏有益菌的多少與健康程度和年齡都有關系,人體越健康,有益菌越多,越年輕,有益菌越多;如果人體不健康和年齡老化都會使有害菌增多,從而屁也會越來越臭。
有益菌與有害菌的數量還與飲食有關,有益菌喜歡食物纖維,有害菌喜歡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所以平時多食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屁就不會那麼臭,而喜歡吃大魚大肉的人,屁就會很臭。
臭屁會致癌!
臭屁中的氨氣和吲哚等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如果這些臭氣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被大腸壁吸收,重新進入血液,在全身流動,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如果因不好意思在人前放屁,將臭氣積在體內,還會造成腹痛,使消化吸收的功能降低,甚至抑制大便的排洩。而人在便秘時,大腸內會堆積更多的有害物質,產生更多的廢氣,形成惡性循環。如果長期不能排出體內的這些廢氣,會使體內的器官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肝臟這類解毒器官的額外負擔加重,會使肝臟的功能減弱;肝臟可以將氨氣轉換為尿素,然後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當肝臟功能衰弱時,若是廢氣中所含的氨氣太多,超出肝臟的負荷,就可能造成人的意識昏迷。
臭屁的其它害處
腸內積累的廢氣,可能壓迫血管,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引起手足冰冷。廢氣會對新陳代謝造成妨礙,使得臉上長粉刺和雀斑,引起皮膚乾燥、粗糙,所以臭屁還是愛美人士的大敵。
排出廢氣,身體健康
知道臭屁的害處後,就要知道排出這些體內的廢氣有多麼重要了,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就可以輕松擺脫臭屁的煩惱:
1、吃東西時細嚼慢嚥,讓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就可以減少吃進去的空氣;
2、多吃根莖類、薯類、五穀雜糧、海藻類等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以改善腸內的細菌生存環境,增加有益菌的數量;
3、晚餐少吃,因為晚上胃腸功能比較弱,晚餐吃得過多,容易增加胃腸的額外負擔,而且也容易在體內堆積垃圾;
4、不要暴飲暴食;
5、情緒也會使腸內的有害菌和廢氣增加。當人有強烈的緊張和不快的情緒時,交感神經會興奮,從而使促進胃腸蠕動的副交感神經無法發揮作用,導致體內廢氣很難排出。因此,應盡量放鬆情緒,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