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

酒渣鼻,Rosacea又稱為“玫瑰斑”,是一種很容易被混淆和誤診的疾病。

許多人常常臉部不明原因泛紅,以為是濕疹或過敏,而用了類固醇,反而使臉愈來愈紅……其實這是酒糟性膚質,也就是酒渣鼻。

酒渣鼻的臨床表現

特點是面部易發紅、潮熱,不容易治癒,只要處於溫度過高或過冷或溫度變化較大的環境或情緒緊張、壓力大的時候,病灶部位就會發紅。 好發年齡為30至60歲,而且女性發生的機率約為男性的3倍。雖然喝酒會加重病情,然而酒渣鼻並不全因喝酒引起。所以稱之為“酒渣鼻”並不適當,女性患者若被診斷為“酒渣鼻”,恐怕也很難接受。稱之為“玫瑰斑”似乎更恰當。 酒渣鼻很容易被誤診為過敏、痤瘡、濕疹、接觸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及紅斑性狼瘡。許多病人被當作濕疹、過敏等疾病而用了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得了類固醇酒糟之併發症,少數嚴重者成為”紅臉症候群”。 酒渣鼻通常在整個臉頰,鼻子或額頭臉部中央開始發紅,但也有可能影響到頸部,胸部,耳朵,和頭皮。其表現除了毛細血管擴張,有時也會伴隨紅色半球形丘疹(小凸起)和膿皰、眼睛紅、灼熱和刺痛的感覺,有的甚至發展成鼻瘤。

酒渣鼻的分型

酒渣鼻可分為四種亞型,而患者有可能同時患有二種以上亞型: 1. 紅斑血管擴張型:多半以在頰部、鼻頭及額頭出現紅斑及血管擴張為表現。 2. 丘疹膿皰型:出現丘疹、膿皰,並持續性發紅,這一亞型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痤瘡。 3. 鼻瘤型:鼻子的皮脂腺及皮膚組織增生導致鼻頭紅腫成球狀稱為鼻瘤期。 4. 眼紅型:乾燥和發炎的眼睛和眼皮、眼睛異物感、瘙癢、灼熱感。

酒渣鼻的病因

確切的病因不明,但目前已知道許多因素可誘導面部潮紅發生而加重酒渣鼻的病情: 1. 日曬、處於溫度過高的環境中。 2. 劇烈運動。 3. 緊張、焦慮。 4. 凜冽的寒風。 5. 快速的溫度變化(從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到很冷的地方),例如從有暖氣的辦公室走到外面商店。 6. 刺激性食物:酒、熱咖啡、熱茶、辛辣。 7. 含組織胺的食物:紅酒、陳年奶酪、酸奶、啤酒、煙熏肉製品。

另外,已知某些藥物和局部刺激可迅速引發酒渣鼻: 1. 去角質產品和除皺的治療,包括磨皮和化學換膚、高劑量異維A酸、過氧化苯甲酰、維甲酸。 2. 用來治療脂溢性皮炎和過敏性鼻炎的類固醇。

酒渣鼻的中醫觀點

酒渣鼻在古書中已有記載,隋朝《諸病源候論》:“此由飲酒,熱勢沖面,而遇冷風之氣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渣,赤疱匝匝然也”。《諸病源候論》是中國醫學最早的一本專論病因的著作,後世認為酒渣鼻是因飲酒而得,有可能是因為這本古書的記載。 不過,其實到了宋朝,人們已經發現,不喝酒也能引起酒渣鼻,下面是《太平聖惠方》的記載:“鼻上紅腫,似瘡非瘡,俗名酒渣鼻者,由飲酒、血熱上攻於肺,外遇風寒,血凝不散而成,宜疏風散、荊防瀉白散、赤鼻方;亦有不飲酒而色赤者,名肺風瘡,由血熱鬱肺不散也,宜清熱飲子,或四物、五苓二方合用,加黃芩、黃柏。” 不論是否喝酒引起,本病是因“血熱鬱於肺”是一致的觀點。 中醫認為“肺開竅於鼻,脾在候為鼻”,血熱內蒸肺經,熱瘀化毒,助升胃火,上薰於肺胃(與脾相表裡)之孔竅,病發於鼻。

酒渣鼻的中醫治療概述

承上所述,中醫認為酒渣鼻的病機是血熱鬱於肺、蒸於脾胃,故治法多以“清瀉肺胃風熱,涼血活血”為主,再依個人體質的差異和病程發展不同,所需側重的藥物也不同。以下大概分為三型加以介紹: 第一型是較單純的肺經血熱型,朱仁康的涼血四物加減湯,用生地、當歸、紅花等涼血活血,再加黃芩等清瀉肺熱;而第二型是肺胃熱勢較盛,丘疹、膿皰較嚴重,還有明顯胃火熱盛的症狀,就需加重石膏、大黃等清胃火的藥物;至於第三型則是病程已久,屬氣滯血瘀的型態,除了涼血活血,還需加上香附、玫瑰花等疏肝理氣的藥物,才能有效推動凝滯不散的瘀血及積熱。

酒渣鼻的中醫辨證論治

肺經血熱型 皮損以鼻部為主, 面部廣泛紅斑丘疹, 膿皰, 自覺瘙癢, 或伴有胸悶, 痰黃, 咽痛, 尿黃,舌紅苔黃, 脈數。 治則:清熱涼血,疏散肺經風熱。 用藥:涼血四物湯加減 (朱仁康) 生地 當歸 赤芍 丹參 黃芩 紅花 生甘草

肺胃積熱型 皮損處發紅、油膩光亮, 以口鼻周圍為主, 紅斑上有丘疹, 或伴有少數膿皰, 口乾喜冷飲, 納呆或消穀善饑, 便秘尿赤, 舌紅苔黃膩, 脈滑數。 治則:養陰清熱。 用藥:加味養陰清熱湯 (顧伯華) 元參 生地 白花蛇舌草 黃芩 生石膏 製大黃 側柏葉 生山楂 桑白皮

氣血瘀滯型 病程較長, 鼻尖部有固定的紫紅色斑片, 毛囊口擴大, 或有囊腫、丘疹、膿皰, 或皮損處肥厚, 隆起硬結, 或聚集成塊、凹凸不平, 舌暗紅或有瘀點瘀斑, 脈弦。 治則:疏肝理氣,清熱涼血。 用藥:涼血疏肝湯 (張志華) 生地 梔子 黃連 赤芍 丹皮 丹參 黃芩 大黃 香附 玫瑰花 紅花 甘草

酒渣鼻的外治法

刺絡拔罐療法 針灸局部治療酒渣鼻的效果恐怕不明顯,而且患者臉部皮膚已是呈現毛細血管擴張的現象,不宜再行針刺。以刺絡拔罐療法選取背部穴位點,可疏通經絡,助血循順暢。 主穴: 取大椎、背部反應點。 配穴: 血熱熏肺型配肺俞、曲池; 胃經積熱型配胃俞、大腸俞; 氣血瘀滯型配膈俞、肝俞。

日常預防措施

玫瑰斑屬於一種體質性的皮膚反應,但真正引起酒渣的原因目前仍是未知。最好的預防辦法是避開會使臉部發紅的因素,包括: (1) 避免喝熱的飲料、吃辣的食物及含酒精成份的飲料。 (2) 做好防曬措施,使用防曬油;減少暴露於日光的時間。 (3) 避免處於極熱或極冷的溫度。 (4) 避免使用刺激性洗面皂、化妝品和美容產品。 (5) 避免使去角質及做磨皮、換膚的美容手術。 (6) 保持心情輕鬆愉快,情緒不要過度激動。 (7) 皮膚問題不要自己去買藥膏來擦,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