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身體調理

在診間常會問起婦女朋友:月經結束後有作身體氣血的調理嗎?
大部分的朋友都會回答:「有!每個月都會去藥房抓四物湯調補。」
以中醫而言,婦女在月經結束後調補的觀念是對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成不變的四物湯則有待商榷。
『調補』在婦女的一生當中每階段都是須要的,婦女的生理與結構與男人不同,而一生當中更要經歷經、孕、產、乳等過程與階段,再加上今日不比農業社會,有些婦女不只生育、照顧家庭,甚且更要活動於工作職場,其辛勞則更有甚於男人,如此之下,女人如何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更顯得重要。
本期之後筆者將以多年的婦科臨床經驗結合中醫理論,闡述女人應如何在各個階段調理自己的身體健康,讓自己更為健康快樂。
早在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觀察到女人的生理現象,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道,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而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這段描述把女人一生的生理特點描述得非常清楚,而這些觀察與觀點,也指導了千年來中醫婦科的調理觀念,影響中醫婦科很大,筆者也將陸續針對以上各期之生理特點與調理作進一步之闡述。
整體而言:婦女一生的生理特點,是月經、妊娠、生產、哺乳。
而這些生理始端則來自於二七十四歲天癸至後,即進入青春期後則陸續會產生,也因為有這些生理特點,所以也會產生與此些生理特點有關的病理與照護。
而婦女應該如何去調理呢?筆者以為女人一生當中有幾個階段是必要性需要強力去調理的,一為青春期即為轉骨期,二為生產後即坐月子,三為更年期之前後,此三階段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階段,若能仔細照護好這三個階段,則至少可以保有最基本的健康水準。至於月經淨後的調理,原則上每個婦女都是需要的,但若是身體在週期當中出現不適或症狀甚多,月經前後的調理與治療仍是必要的。
有部分的女人視為調理是很簡單的,諸如,青春期去抓個藥房的轉骨方,坐月子去抓個生化湯,月經淨後去抓個四物湯,則認為都已經交待了,有調養了,其實中醫的調理在「適證而用」,沒有適當的藥物適合自己的體質而用,筆者以為皆是”白吃”了,只是安慰交待自己有調養罷了,而身體是不是真的有”補”到了,則是有待商榷的。但是婦女會在這幾個階段點上,有調理的觀念與作為是對的,因為這幾個階段皆是身體在變化的階段,而氣血更處於異於平常的狀態,若能更進一步尋求適當的專業中醫師作專業診斷與調理,則起得效果會更大更有效用。
婦女一生的生理特點與中醫的心肝脾肺腎五臟及氣血、衝任有很大的關係,而身體失衡產生的病理病症也與這些臟器有關,所以中醫調理治療就從這些臟器開始。
筆者個人以為婦科的調護,著重在預防調理,預防疾病病証的發生是首要的。
而不是等發生了病痛才來治療,所以多年來筆者常給我的婦女朋友在臨床上的建議:「在月經前後的調理與照護,有助於身體健康的提升,並預防病痛的產生。」以痛經為例,很多的婦女都是在疼痛才找醫生的,不管是找中醫、西醫,當下疼痛,卻都只是當下緩痛而已,下個月呢?重覆同樣疼痛。
如此每個月面臨疼痛的折磨,痛甚就掛急診,吃止痛藥,月復一月。
碰到這種痛經,若不是生殖系統長了東西,中醫以體質著手辯證,在未疼痛前作適當的診治及月經淨後保養,以個人多年臨床觀察,大部分的婦女都可得到滿意療效。而這種療法,筆者就是以經前辨證體質,到底五臟氣血衝任哪裡失衡,給予經前預防治療經痛,經後給予調補,如此3-6個月,則可在痛經上得到適當的療效。痛經只是其中的症候之一,而其他婦科各症皆可以此準則進行調養治療。
值得一提者,很多婦女把中醫調養視為簡單而易行,好像所有婦人只要吃「四物湯」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殊不知中醫婦科是個難為的科目,因為婦女生理結構特殊,心思細密敏感,體質更是錯綜複雜,並不是每個婦女皆是同樣的體質,都適合吃同一種不變的方劑,況且婦女生理週期,一月四個階段,個個生理特點體質皆在變化,何時吃何種證方,皆有其體質依據,並不是一成不變,所以以個人而言,婦女的中藥調理,仍須專業醫師的診斷用方,方為有效安全,以免自行服藥,體質不符,影響健康!
總而言之,婦女一生的生理特點,在各個階段,皆須要好好調護,以個人在臨床觀察,有用心調理的婦女,在時間的推移下,都可看到不同以往未調理前的體質改善,有些人甚至會讚嘆,中醫的調理對婦女真的很棒。但這種成效還是要看是否能持之以恆。婦女一生辛勞,無怨無悔,但仍須注意身體健康,有了健康才有本,才有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