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種非炎症性病變,屬於乳腺結構不良的一個晚期階段,是婦女的一種常見病。
特點:主要以乳房腫塊,經前脹痛加重,經後減輕為特徵。
好發年齡:30~40歲婦女,但青年和老年婦女亦可患此病。
臨床表現
乳房腫塊 | 本病主要症狀,多發生於雙側乳房,腫塊常是多個,大小不等,同時或相繼出現。其形態不規則,或圓或扁,分散於乳房, 或局限於一處。腫塊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不與皮膚黏連,推之活動。檢查本病,最好在月經後7~10天內。
|
|
脹痛 | 月經前3~4天疼痛加重,腫塊增大,經後疼痛消失或減輕,腫塊變小,反復如此。 | |
乳頭溢液 | 常為草黃色、棕色、血性漿液、甚至純血液。一般單側,未經按壓自行排出,也有經擠壓而出者。 | |
辨證 | 肝鬱痰凝者 | 伴有乳房脹痛,情緒鬱悶不舒,腫塊隨喜怒而消長,舌苔薄白,脈象弦滑。 |
衝任失調,陽虛痰凝者 | 伴有月經不調,腰酸乏力,月經少面色淡,或閉經。舌苔白質淡紅,脈象弦細或沉細。 |
治療
內治:
肝鬱痰凝 | 疏肝解鬱,化痰散結 | 開鬱散或六神全蠍丸加減。 |
衝任失調 | 調理衝任,溫陽化痰 | 二仙湯合六神全蠍丸 或 陽合湯合十全大補湯加減 |
成藥驗方:
- 散結靈:每次四片,1日3次。
- 逍遙丸:每次4.5g,1日3次。與上藥合用,可增強療效。
- 乳塊消:丹參、橘葉各15g,王不留行、川楝子、土?(ㄅㄧㄝ)蟲(廣地龍也可)、皂刺10g。每日一劑,水煎分服。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功。
- 419丸: 豬苦膽汁1500g,冰片18g,土元、金銀花各1000g,紅棗、家胡桃仁各500g,馬錢子200g。
先將豬苦膽汁煮沸一小時後加冰片,攪拌勻,然後把炙好的馬前子同其他藥共研細末,與膽汁混合,蜂蜜為丸。 每丸6g,每次一丸,每日2次。
外治:
宜溫經通絡、化痰散結,可用陽和解凝膏加黑退消外貼患處,7天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