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

牛皮癬是一種與情緒波動密切相關的常見皮膚病,即現代醫學的神經性皮炎。以青壯年患者為多,因狀如牛領之皮,厚而且堅,故命名。發於頸部者,又稱「攝領瘡」。損害為扁平圓形或多角形的丘疹融合成片,搔抓後皮膚肥厚,皮溝加深,皮脊隆起,極易形成苔蘚化。

病因病理

  1. 初起多為風濕之邪阻滯肌膚,或衣著硬領,外來的機械刺激所引起。
  2. 病久耗傷陰液,營血不足,血虛生風生燥,皮膚失去濡養。
  3. 血虛肝旺,情緒波動不安,過度緊張,憂思煩惱者,更易發病,往往反復發作。

辨證論治

證型 共同症狀 證型特性 內治 外治
治則 方藥
風濕熱 皮損初起為有聚集傾向的扁平丘疹,乾燥而結實,皮色正常或呈淡褐色,表面光滑。日久皮損融合成片,逐漸增大,皮膚增厚乾燥,形成席紋狀,可稍有脫屑。常有抓痕,血痂。
自覺陣發性奇癢,入夜更甚,搔之不知痛楚,情緒波動時,瘙癢加劇。
好發於頸部及肘窩、膕窩、上眼瞼、會陰、大腿內側等部位。
病程纏綿,常遷延數年之久,雖經治癒,容易復發。
伴有部份皮損潮紅、糜爛、潤濕和血痂,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 疏風清熱利濕 消風散加減 三黃洗劑外擦,一日3~4次。
血虛風燥 病程較長,局部乾燥、肥厚、脫屑;狀如牛領之皮,苔薄、脈濡細。 養血祛風潤燥 四物消風湯或當歸飲子加減 2號癬藥水外擦,一日2次。或瘋油膏加熱烘療法,局部塗藥膏後,熱烘10~20分鐘,之後將藥膏擦去,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