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肝硬化
慢性肝炎、B肝、C肝
◎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進行性、瀰漫性肝病,其病理特點為肝臟全面性纖維化,合併結節形成肝小葉及血管架構瓦解,導致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成為肝硬化。
◎ 症狀:肝臟變硬而縮小,血液的流動亦減緩,肝臟功能直線降低,產生身體疲勞、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腸內有氣、逐漸變瘦腹脹、腹部積水、腳部浮腫容易出血,末期時食道下部的靜脈會腫起來,嚴重時會一直昏睡,但黃疸很少見。
原因:
1. 病毒性肝炎:
B肝、C肝病毒可以發展成肝硬化、急性或亞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細胞坯死或纖維化,可以直接演變成肝硬化,但大多數經過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最終導致肝硬化的病程,由數個月至長達 10~20年。
2. 慢性酒精中毒:
在歐美國家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 50%~ 90% 台灣因病毒性肝炎極多,加上飲酒也是產生肝硬化的加成惡化因素,特別是台灣原住民部落肝硬化比率極高,每曰攝取純酒精180公克以上長達 25年,則形成不等程度肝硬化。
3. 化學毒物或藥物:
○ 許多化學毒物或葯物,可損害肝臟成為中毒性或葯物性。
○ 肝炎以及慢性活動性肝炎,進而發展成節結性肝硬化。
○ 工業毒物、如磷、砷、氯仿、四氯化炭等。
○ 臨床上易導致肝硬化葯物有:
紅黴毒、四環素、高劑量維他命A、抗癌葯物….等。
4.營養不良:
單純的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B群維生素缺乏都可能引起脂肪肝,肝細胞坯死、變性甚致肝硬化。
5. 肝臟瘀血:心原性肝硬化、肝靜脈阻塞所致之肝硬化。
6. 膽汁滯留:長期膽道阻塞,使肝細胞受到傷害而衍生肝硬化。
7.代謝性肝硬化:
a.鐵代謝紊亂
b.銅代謝紊亂
c.半乳糖血症
d.肝糖貯積病 …. 等
8.血吸蟲物
9.原因不明
治療:
肝硬化治療首重臨床治療,飲食方面則多攝取高蛋白質食物,醣類營養素,藥物使用中,先消腹水,改善肝臟,循環排除廢物,加上柔肝,以改善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