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肝癌

肝硬化、B肝、C肝

◎ 肝癌:肝癌為惡性腫瘤之一,患者以中年以上 ( 30~ 60歲 ) 男性為多,亞洲比歐美患者較多,可分二種類:原發性肝癌與繼發性肝癌二種。

一. 繼發性肝癌:

由身體其他部分的癌症如肺癌、胃癌、子宮癌等轉移肝臟而成。

二. 原發性肝癌:

肝本身癌變而成其因素可能與肝硬化、肝炎、寄生蟲病、其他某些生命、化學物質有關。

三.症狀:

上腹部或季肋部有壓迫感,不快感背部、肩胛部痠痛、體重減輕、腹部腫塊、腹部積水、消化不良、貧血、下肢浮腫、身體虛弱。

四.中醫對肝癌之看法:

肝癌中醫稱 ( 肝脹 )、( 中蠱毒 )、( 癥積 )、( 氣脹 )等。

1.靈樞脹論一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

2.千金方一凡中蠱,毒令人心腹絞痛,如有物囓或吐下血皆如爛肉,若不即治,蝕人五臟盡,乃死矣。

五.中醫對肝癌可分四型、分型治療

1.氣血瘀滯:

症見脅部脹痛脅脅下有癥塊、噁心、納減、倦怠乏力形體消瘦、面色黧黑或有黃疸或有腹水、舌質紫黯有瘀斑,脈澀或弦,治療以化瘀湯加減來治血化瘀。

2.熱毒內盛:

症見黃疸加深,發熱口渴,脅下有腫塊、鼻衂、牙宣、皮膚瘀斑大便祕結、小便短赤,甚則便血、尿血、神志不清、舌質紅、苔黃、脈弦,治療以黃連解毒湯加減來清熱解毒。

3.疏肝運脾:

症見右脅脹痛不舒、脘悶腹脹或有腹水,食慾不振小便量少、苔白而膩,治療以疏肝運脾消腹水為主。

4.補養氣血:

症見形體日益消瘦、精神衰頹、面色暗晦、自汗盜汗、 脈細無力用調養氣血之劑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