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疣
尋常疣是一種較常見的發生於皮膚淺表的明顯高出皮膚表面的良性贅生物,俗稱瘊子。在古醫籍中尚有疣目、千日瘡、枯筋箭等名稱。西醫稱之為尋常疣。
- 多見於青少年。皮疹好發於手背、足背、手指、足趾、甲緣等部位。
- 皮疹為針頭至豌豆大或更大的圓形丘疹,皮色、灰褐色或汙黃色,表面粗糙不平,呈不規則的乳頭狀增殖,觸之堅硬。數目不定,可單個或多發,有時數個損害可融合成片。
- 一般無自覺癥狀,發生於甲緣者則常有壓痛。
- 病程緩慢,有時可自愈。
尋常疣多因風邪搏於肌膚,或因怒動肝火,肝旺血燥,筋脈不榮,以致氣血凝滯,郁於肌膚而生,故在皮膚淺表發生小贅生物。本病一般採用外治法治療即可,如皮疹數量較多,泛發者則結合辨證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養血平肝、活血通絡。
克疣湯 | |
[成份]:土茯苓、蒲公英、苡仁、紫草、蛇舌草、大青葉各30g,苦參、三棱、夏枯草、莪朮、紅花各10g,甘草6g。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2次,早晚2次分服,藥渣煎水外洗患處。30天為一療程。 [功效]:化濕解毒,活血散結。 |
|
溫腎養肝飲 | |
[成份]:仙茅、鹿角霜各9g,淫羊藿30g,巴戟天、枸杞、菟絲子、補骨脂各12g,熟必、茯苓各15g,肉桂6g,防風、甘草各3g。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2次,早晚2次分服。 [功效]:溫腎養肝,散寒潤膚。 |
|
複方烏梅酊 | |
[成份]:烏梅、黎蘆、千金子、急性子各30g。 [治法]:將上藥加入75%酒精500ml浸泡1週,取浸液備用。… [功效]:殺蟲消毒,活血消症。 |
|
熱浸脫疣劑 | |
[成份]:木賊草、板藍根、丹參、薏苡仁各30g,香附、川芎各20g,紅花12g,紫草15g。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用煎液熱浸手足,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
|
藥條灸治法 | |
[成份]:馬齒莧、大青葉、板藍根、白芷各等份。 [治法]:取養老、外關、丘墟、外踝點等穴,并找准母疣(生長的第一顆疣)施灸。採 取溫和灸,將點燃後熄去明火的藥條懸於施灸部位上方,艾火距皮膚約3cm,每次施灸5~10分鐘,熱度以患者能夠忍受為度,灸至皮膚稍有紅暈又不至於燒傷 為妥。每穴(疣)每日灸1次,7日為一療程,療程間隔2日,一般施灸2~3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開鬱散結,活血通絡。 |
|
蜘蛛外服方 | |
[成份]:斑蜘蛛1只。 [服法]:先用溫水將疣體浸洗致軟,將活斑蜘蛛放在尋常疣表面壓爛,讓漿液滲出,然後用棉紗覆蓋,膠布纏緊,其間無須揭看,療程8天。 [功效]:破瘀消腫。 |
|
醋蛋祛疣方 | |
[成份]:鮮雞蛋7個,食用醋80ml。 [服法]:將雞蛋洗淨,入鍋內煮熟,撈起後在涼水中涼15分鐘,剝去蛋殼,每個蛋用竹筷刺6~10個小孔;再分成4等份,裝入杯內,加醋拌勻加蓋2~6小時備用。將配製好的雞蛋,空腹一次食服。隔一月後行下一療程。 [功效]:滋陰潤燥,消疣止癢。 |
|
耳穴按壓法 | |
[處方]:肺、枕、內分泌、腎上腺。 [治法]:先用75%酒精消毒耳郭,用探針找出敏感點,然後用1cmX0.7cm的橡皮膏黏上一粒王不留行籽,緊貼於每個穴位,每天按壓三遍,每遍每穴50次。連續三天後按壓另一側耳穴,交替按壓。 [功效]:調節氣血,疏通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