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
食道是一管狀的肌肉結構,長約25公分。常因食物或飲食吞嚥時發生困難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見腫瘤之一。在中國,死亡率僅次於胃癌。死亡年齡平均63歲,男女比例2:1。農村發病率較城市為高。北歐、南非的班吐族發生率較高,我國的食道癌發生率也相當高。
病因
目前仍無定論。病因複雜,與天時、地理、自然環境有一定關係。含亞硝胺類化合物食品、飲料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食用酸菜及發霉變質的食物;某些維生素攝取嚴重不足;微量元素(如鉬、鋅、銅);家族遺傳。食管癌患者中,一定數量有青舌紫的變化。
個人因素方面,吸菸、喝酒、速食、熱食、以及口腔衛生不良的人,較易發生食道癌。環境因素方面,飲水及食物中含有過量的亞硝基胺 (Nitrosamine),被認為是高度導致食道癌的物質;某些地區蛋白質供給量不夠;青菜、水果的不足;各種維他命的缺乏;以及某些礦物質的稀少;都 被視為食道癌的誘因。高梁、玉米、以及茶葉中的蘇酸(Tannin),也被列為與食道癌有關的物質。近年來,中國大陸發現發霉的食物,對食道癌的發生也可 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他食道本身的疾患;如食道化學灼傷、食道失弛症、賁門迴流症、Barrett’s食道,以及放射線照射食道等,都有產生食道癌的趨 勢。
食道癌以中段為多。大部分為麟癌(約90%)。傳散與轉移,有三種方式:直接擴散、 淋巴道轉移、血道轉移。
症狀
早期極少數無症狀,大多數有吞嚥噎感、吞嚥痛、胸骨後痛、咽乾發緊、食管內無物感,胸後悶脹,食物通過緩慢及停滯感。
食道癌發生初期可能毫無自覺症狀。其症狀常是在腫瘤漸漸長大,妨礙了食道運輸功能時才發生。起初是覺得胸骨的悶感,進而酸痛;絕大多數的病 人,第一個症狀則是食物不易下嚥。等腫瘤再長大時,先是不能吃乾飯,繼而稀飯難嚥,後來連牛奶也喝不下去。再後食道為腫瘤完全阻塞,每天口腔所分泌的唾液 會積聚在腫瘤上方的食道內,積液上翻,病人必需將此積液吐出來。有時積液被吸入氣管會引 起咳嗽,在夜晚常使病人因咳嗽而無法安眠。
在腫瘤繼續長大,向前侵犯到氣管或支氣管時,此時病人在進食時,會將食物吸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尤其進食流質或喝水時更易引起咳嗽。 時間一久,吸入性肺炎則無法避免。接著發高燒,終因敗血症而致死。在腫瘤侵犯到鄰近的大動脈時,使大動脈破裂而大出血,這也是食道癌常見的致命原因之一。 當腫瘤擴展至胸腔後壁,侵犯到肋間神經時,病人常會有無法忍受的胸痛。橫膈膜的麻痺及聲音嘶啞,則是腫瘤或淋巴腺轉移侵犯到橫膈神經或喉神經的返迴枝。胸 腔積水是腫瘤侵犯到胸膜腔所引起,是食道癌晚期常見的一種現象。由於食道阻塞,病人進食困難,營養自然不 夠,於是身體衰弱,體重減輕。
腫瘤有轉移時,則會發生轉移部位各種不 同的症狀;如在頸部有淋巴腺的腫脹與疼痛;轉 移至肝,會有黃膽及肝功能不良所產生的症狀;轉移至肺會發生呼吸道的症狀,如咳嗽,呼吸 困難;轉移至腦部時,則有頭痛及其他腦神經的 症狀;骨痛也是食道癌轉移至骨的常見症狀;如脊椎骨、肋骨及四肢骨等,在臨床上常有發生 。
診斷與治療
在早期的食道癌,身體檢查是看不出有什麼異樣的。常在腫瘤轉移時, 才有所發現;如頸部淋巴腺的腫大,肝臟腫大及壓痛等;消瘦、失水、及面部蒼白是病情嚴重的表徵。在腫瘤上方的食道中, 常蓄集食物因發酵而放出惡臭,此亦為食道癌病患之一個特徵。
在病人到醫院求診時,約有90%以上是因吞 嚥問題而來。只有極少數的病人是作例行身體檢 查,或作其他疾病檢查時,而發現食道癌。臨床上食道癌的診斷無大困難,只要在病人主訴有吞嚥問題時,即時作一食道造影X光檢查,可見食道有狹窄及不規則之充滿不全現象;經由食道鏡作活組織切片檢查,便可確定診斷。以導管插入食道中抽取積液作細胞檢查,也可得到診斷。
中醫辨證論治
中醫將食道癌分為五種:
證型 | 症狀 | 治則 | 常用中草藥 |
---|---|---|---|
肝鬱氣滯型 | 多屬早期,咽部不適,噯氣不舒,胸脅苦悶,頭痛目眩,舌質暗紅,舌苔薄黃,脈細弦。 | 疏肝理氣, 佐以散結 |
當歸、杭芍、柴胡、白朮、茯苓、玉金、草河車、夏枯草等 |
熱毒傷陰型 | 口乾咽燥 | 滋陰清熱, 解毒袪邪 |
生地、赤芍、丹皮、麥冬、石斛、天花粉、白花舌蛇草、半枝蓮等 |
氣滯血瘀型 | 多屬中晚期,吞嚥困難,胸背刺痛,大便燥結 | 活血化瘀, 理氣解毒 |
桃仁 |
脾虛痰濕型 | 多屬晚期,噎梗嚴重,痰涎雍盛,濁氣上逆,時有惡嘔,消瘦無力,舌質暗紅 | 健脾利濕, 袪痰解毒 |
薑半夏 |
氣血雙虛型 | 多屬極晚期,噎塞梗阻,消瘦無力,面色白,形寒肢冷,面足浮腫,舌質淡白,舌苔薄白,脈虛細無力。 | 益氣養榮, 佐以袪邪 |
太子參 |
預防
平日宜多攝取新鮮食物,注意營養均衡,戒絕菸酒,避免吃太燙或太粗糙的食物, 對於鹽漬或發霉的食物,含有不明成分的飲料也被認為與食道癌有關,儘量避免攝取, 或可減少罹患食道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