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
骨骼系統與其他器官一樣,會罹患來自任何組織成份的腫瘤,或來自其他器官的 轉移性病變。犯及骨骼的腫瘤,可發生於骨細胞、骨骼的造血成份, 軟骨以及纖維性或滑膜成份。其他的腫瘤可來自肌肉骨骼系的肌肉神經, 血管與脂肪組織等。
骨癌可分良性骨瘤、 低度惡性骨瘤與高度惡性骨瘤三種,良性骨瘤是不會對人體發生致命的, 惡性骨瘤它的組織有不正常癌細胞會對人體致命,並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 良性骨瘤有時會轉變為惡性骨癌。
由於醫學的進步,病人、外科、放射科與病理科醫師等四方面之通力合作, 已經使惡性骨瘤經治療有五年以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病因
骨癌發生真正原因,現仍不很清楚。可能與骨骼過度生長,慢性炎症反應,代謝的毛病、遺傳因素、特殊病毒的感染,骨內血液回流不順暢及放射線照射等因 素有關。骨癌的病理種類包括多發性骨髓瘤、骨性肉瘤、軟骨肉瘤、纖維肉瘤、尤應氏肉瘤,但最常見的惡性骨瘤病灶卻是癌轉移至骨頭,尤其在脊椎及骨盆骨最常 見。
症狀與診斷
病人之年齡、性別與發生部位,對骨瘤之良性與惡性之鑑別診斷很有幫忙。骨癌易發生在12~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以原發性骨瘤為常見,次為50~60歲者,以惡性轉移較常見。
一般症狀與其他癌症患者一樣有食慾減低、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患部疼痛,關節與肢體有局部腫塊及腫脹。患部之關節與肢體運動受限制。患部 皮膚潰爛。患部肢體遠端會有麻木感,因壓迫神經血管。發生病理性骨折或變形。骨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骨痛,如果晚上比白天明顯的骨痛時,更需特別注意。
雖然骨頭占了身體重要部分,每張X光片上幾乎都可見到骨頭,但很少骨癌會在無意中發現。
治療
- 西醫外科手術治療:
- 單純性切除。抓除與植骨。截肢。
- 放射線治療:低劑量或高劑量視病人情況而定。
- 冰凍手術治療:於手術中將患部組織冷卻至20℃。
- 化學治療:利用藥物來抑制腫瘤之生長,一般與放射線照射與外科手術治療配合使用。但因毒性大對其他正常細胞亦有破壞之副作用,故須依病人之情況而定治療方針。
- 放射線及手術合併治療:效果很好,對放射線較不敏感的骨癌可先用放射線治療,再行根除性手術或截肢手術。
骨癌治療結果與細胞型態、分化與每一種腫瘤的宿主效應等因素有關。如果骨癌長在四肢骨,由於較易發現,轉移較慢及易於治療,治療效果應比長在軀幹骨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