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關節炎及其自然療法
關節炎,意思是指關節或關節之間發炎。這種病症有超過100種類別,而最常見的兩種就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
骨關節炎,特點是關節疼痛、僵硬(尤其是在休息過後情況更明顯)、腫脹及柔軟,患處的活動範圍或會受到限制。
這些症狀可影響患者進行日常簡單活動的能力,如步行、運用廚具或其他器具等。骨骼增生或骨刺可由關節患處的邊緣形成,屆時當關節活動時便會發出咯咯的聲響。
類風濕關節炎,導致的關節疼痛有時可以痛得很厲害。其他症狀還有僵硬(尤其是早上,亦即晨僵)、關節腫脹、肌肉乏力、疲勞、貧血、發燒及體重下降。
類風濕關節炎通常在同一時間影響多於一個關節部位,而且更是對稱位置(例如雙手手腕)。受影響關節可致變形或受損,尤其是在患病時的最初數年。
當關節正處於發炎及疼痛加劇時,患者更可能感到間歇性的火燒痛楚。
自然療法
葡萄糖胺主要能為蛋白聚糖(體內負責軟骨彈性和吸震的化合物)築起保護牆。葡萄糖胺幫助減少骨關節炎的軟骨磨蝕,同時減慢關節退化。
葡萄糖胺被證實能改善骨關節炎患處的關節功能,更減少疼痛、腫脹及關節發炎等症狀的出現。
而硫酸軟骨素則對關節潤滑及供給營養、製造胺基聚醣(軟骨結構的重要成分)至為關鍵,尤其是硫酸軟骨素能有助軟骨對抗承受的壓力負荷(例如跑步等負重運動)。而這成分更可透過抑制酶在軟骨之間造成破壞,從而幫助保護軟骨預防退化。
錳對軟骨及骨骼的製造同樣重要,亦是一種酶的抗氧化劑,保護細胞成分受自由基的侵害。
奧米加3脂肪酸具消炎作用,能減少在關節活動時的關節炎疼痛、腫脹及僵硬,服用高劑量的魚油更能改善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症疾病。
服用維他命D3亦可減少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發機會。低水平的維他命D3可增加患膝關節炎的風險,更會提高長者跌倒的機會。
飲食與生活習慣
食物過敏或食物不耐症有可能導致類風濕關節炎的成因之一,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在你的飲食餐單中剔除某些致敏食物(如有),相信對關節健康有好處。一般常見的類風濕關節炎致敏食物包括:小麥、粟米、奶類製品、牛肉及茄類蔬菜(如蕃茄、薯仔、茄子、燈籠椒、辣椒)。
亦有研究指出,採取素食有助於減輕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在飲食中包含充足的奧米加3脂肪,亦具有效的消炎效果。好脂肪來源包括魚(及魚油丸)、亞麻籽(及亞麻籽油丸)、芥花籽油及核桃。
而過胖則對關節造成反效果,因體重會令關節更加受壓、負荷更大。建議由營養師助你制訂餐單、加入運動鍛鍊,控制體重令關節不再過度受壓,讓身體再現健康狀態。
運動無論對骨關節炎或類風濕關節炎均有療效,能加強患者的活動性、靈活性、姿勢、肌肉力量及平衡,同時能治療壓力、疼痛、疲勞的症狀。混合運動更能進一步提升靈活性、增強肌肉力量及支持身體進行帶氧運動。
低衝擊性的運動,如游泳、散步、健康舞、舉重、踏單車,相信對治療更有幫助。亦有些初步研究顯示,瑜伽對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