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醫學習

養性延命錄

明 胡文煥

教誡篇第一

《神農經》曰︰食穀者智慧聰明,食石者肥澤不老(謂煉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氣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殺。是故食藥者,與天相翼日月並列。《混 元道經》曰︰榖神不死(河上公曰︰榖,養也,能養神則不死。神為五臟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臟盡傷則五神去),是謂玄牝(言不 死之道在於玄牝。玄,天地,天於人為鼻;牝,地也,地於人為口。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藏於心。五氣清微,為精神、聰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 也,出入人鼻與天通,故鼻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藏於胃。五味濁滯,為形骸、骨肉,血脈、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出入於口與地通,故口為牝 也)。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根,原也。言鼻口之門,乃是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也)。綿綿若存(鼻口呼吸喘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複,若無有也),用之不勤 (用氣當寬舒,不當急疾勤勞)。《混元道德經》曰︰出生(謂情欲出於五內。魂定魄靜,故生也)入死(謂情欲入於胸臆。精散神惑,故死也),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言生死之類,各十有三,謂之九竅而四關也。其生也,目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也,反 是)。人之生也,動皆之死地十有三(人欲求生動作,反之十有三之死地)。夫何故?以其求生之濃也(所以動之死地者,以其求生之活之太濃也。遠道反天,妄行 失紀)。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以其不犯上十有三之死地也)。

阅读全文——共12640字

Read more

婦科概要

女子和男子在生理上的不同點,主要是有胞宮,以及附屬的胞脈、胞絡、胞門、產道、陰戶,交骨等,主司月經,孕育胎兒。在腎氣盛,天癸至,衝脈盛,任脈通的基礎上,依時而排泄月經,能受孕和分娩。衝、任內屬於胞宮,外始於會陰。

一般女子在14歲左右(天癸盛)開始來經,至49歲左右( 天癸竭)經閉止。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阅读全文——共1786字

Read more

辨證

證候是人體失去正常生理功能時,所表現的一系列證狀的綜合。某些證狀的同時出現或先後出現,有其病理、生理上的共同性和必然性,所以證狀的出現,雖 然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并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對這些證狀的辨認分析,可以了解疾病的本質,從而作出適當的治療方案。所以證 候分類的方法,是辨證識病的基本法則。

辨證就是分析辨認疾病的證候。

陰陽、表裡、寒熱、虛實。

阅读全文——共6501字

Read more
1 82 83 84 85 86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