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醫學習

過敏症

過敏並非只是鼻子的病徵,以中醫的理論而言,「風為百病之長」,「肺主皮毛」,「風傷肝」等,在在說明了風邪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症候群

現在我們由頭部開始談起:

  A、頭痛、頭暈:因風寒上擾清陽,病人常會有偏頭痛或頭部其他部位的頭痛,頭暈也是經常看到的,由於鼻塞、鼻息肉等造成氧氣不足,在密閉的空間,如辦公室、百貨公司,因為頭暈所造成的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時常會忘東忘西,小孩子尤其上課無法專心,以致不想讀書,懶懶散散,回家只想打電玩,看電視而已。

阅读全文——共3643字

Read more

腎炎如何治療?

腎臟內有許多球狀的結構,我們稱為腎絲球,它是由許多微血管網狀結構所組成的過濾器,可以將全身的血液進行選擇性過濾作用,像是一些對身體沒有用的代謝廢物、水分等物質就會經由此過濾而與排泄出體內,在正常情形下,腎絲球會阻止蛋白質與血球的排出。

當細菌、代謝廢物、有毒物質、免疫細胞、或是一些不明原因,使腎絲球發炎之後,這就是腎絲球腎炎了!會使腎絲球的正常過濾功能喪失,有毒的物質、多餘的水分無法排除,不該被排出的蛋白質、血球卻從被破壞的腎絲球孔洞中不斷流失,這就造成了腎絲球腎炎的症狀…水腫、高血脂、血尿、蛋白尿、尿毒症、高血壓……。

阅读全文——共2048字

Read more

透過舌頭檢測身體異常

舌头与人体的许多器官透过经络相连,将疾病的变化忠实地反映在舌象上,因此对舌头进行判断,就可以发现身体内部所发出来的健康警讯。只要每天早晨刷牙前,伸出舌头,仔细观察,便可获知身体是否异常。

观察舌头需先辨别颜色,从舌体和舌苔两个部分着手。一般而言,健康的舌头色泽呈淡红色,而且润泽、干湿适中,表面有一层薄白、均匀分布的舌苔。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舌头问题,以供参考。

1.舌头颤动

阅读全文——共1780字

Read more

認識高血壓

現代人吃得好,動得少,壓力大又睡不飽,因高血壓求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又因為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中風的正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數度調降正常血壓標準數值,被歸於高血壓的族群越來越大。人們就像戴著如來佛的箍兒,怕極了越來越緊! 其實看高血壓患者,我們焦點不在血壓的數字,而在造成血壓升高的原因。

血壓就如同體溫一樣,只是隨著身體狀態上上下下的數字,血壓升高是因為人體先有狀況,才迫使中樞系統調高壓縮血液的力道,而不是高血壓才造成心臟病或中風的!

以中醫觀點看來,血壓偏高最常見的原因可分為三大類︰

阅读全文——共995字

Read more

虛性體質的中醫調養

中醫是強調平衡的醫學,認為吃補是一種調整平衡的方法。當身體屬於寒性體質,應該用熱性的藥來平衡;相反的,如果是熱性體質,要用寒涼的藥物來調補,讓身體達到平衡的狀況。然而,現代人飲食多半不虞匱乏,又有進步的醫療資源可對抗疾病,有需要進補嗎?就中醫的觀點而言,進補的原則應該是:”見虛才補,不虛不補”。

中醫進補的作用包括三方面:

1. 器官功能的恢復:受傷害的器官功能恢復,五臟氣血調和,使營養自動產生 ,且不再流失。

阅读全文——共2030字

Read more

淺談抽筋

《黃帝內經》:「肝主筋」,意思是說肝負責掌管全身上下的筋;而肝的五行屬木,筋就像是樹木的根一樣,需要充足的水分,才可以柔軟伸縮,而「肝血」便是扮演著這個「水」的角色,如果肝得不到足夠肝血濡潤,筋脈就會像樹木的根得不到水份一樣枯萎,而發生抽筋現象。因此抽筋在中醫的治療上便是以「養血柔肝」為主,而最常被用到的方就是《傷寒論》中的「芍藥甘草湯」,臨床上只要依不同證型,搭配不同輔助藥,不論那一型抽筋,都十分快速有效。

抽筋的病機大致可以分為四種,一肝血虛,二寒凝筋脈,三氣滯血瘀,四筋骨勞損︰

一.【肝血虛】︰

阅读全文——共2697字

Read more

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 桂枝 芍藥(酒炒) 細辛 甘草(炙)乾薑三兩 半夏 五味子半升此方全為外有風、內蓄水而設。

所以不用石膏者,因水停胃中,不得復用石膏以益胃之寒。故一變而為辛散,外去風而內行水,亦名曰青龍者,亦取發汗,天氣下為雨之義也。

【功效】

阅读全文——共309字

Read more

補中益氣湯

複方

黃耆(病甚勞役熱甚者一錢),甘草(各五分炙),人參(去蘆三分有嗽去之),已上三味,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當歸身(二分酒焙乾,或日乾以和血脈),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導氣,又能益元氣,得諸甘藥乃可,若獨用瀉脾胃),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便足行春升之令),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白朮(三分除胃中熱,利腰脊間血)。

右件藥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量氣弱氣盛,臨病斟酌,水盞大小,去柤,食遠稍熱服,如傷之重者,不過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權立加減法治之。

阅读全文——共1092字

Read more
1 89 90 91 92 9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