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醫詞典
桂枝芍药知母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四逆汤
方剂顺口溜
历代衡量与市秤对照表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甘草(二两炙) 桂枝(三两) 半夏(三两洗)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治太阳寒水之法也.虽同名青龙.却与大青龙主治迥别.太阳表邪不解.与阳热相搏.宜大青龙发之.太阳表邪不解.与寒饮相格.宜小青龙逐之.经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此为小青龙的对之证.故方中用麻黄桂枝细辛之属.以散寒而解表.用半夏干姜五味之属.以蠲饮而降逆.复以芍药甘草.两和表里.但表里错杂之邪.病出恒不一致.若微利者.水已下趋.故去麻黄.加芫花.顺其势以导之也.若渴者.寒已化热.故去半夏.加栝蒌根.反其用以治之也.若噎者.寒格上焦也.故去麻黄.加附子以散寒.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蓄下焦也.故去麻黄.加茯苓以利水.若喘者.水邪射肺也.故去麻黄.加杏仁以下肺气.此方本不至发汗.故或用麻黄.或去麻黄.皆相表里证之轻重.而为加减之圆机活法也.
Read more中醫理論導讀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医不仅重视治“未病”,也同样重视“已病”之病的治疗。《黄帝内经》所言之“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当是指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也讲究辨病论治
Read more千金食治序
仲景曰∶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余慨其如此,聊因笔墨之暇,撰五味损益食治篇,以启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响耳。
河东卫汛记曰∶扁鹊云人之所根据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灵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学,诚可悲夫!
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 ,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
Read more大蒜
大蒜,相传是我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国的,故又名“胡蒜”。每100克新鲜大蒜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粗纤维0.7克、无机盐1.3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2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为大蒜的医疗作用价值提供了保证。大蒜中含有的挥发油内含大蒜素,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证实,它是一种植物性广谱抗菌药。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蒜能减慢心率,增加心脏收缩力,扩张末梢血管,利尿,降低血压,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来说,常食大蒜是十分有利的。大蒜还能激发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若坚持长期生食大蒜,可降低胃内亚硝酸盐的含量,使胃癌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还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与吸收功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