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養生

一位好中医 就是一所全科医院

【摘要】把中医分成妇、幼、内、外、皮肤等科,这是对中医活生生的割裂和肢解。真正的好中医,一定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一位好中医,一定是位全科大夫。

参照西法的中医分科,分成中医、中药、针灸;分成妇、幼、内、外、皮肤等科,这是对中医活生生的割裂和肢解。真正的好中医,一定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一位好中医,一定是位全科大夫。

有一位病人牙疼,去口腔科拔牙,因为医生手抖了一下,拔出的牙没夹稳,掉進喉咙。医生嘱咐病人赶紧去耳鼻喉科。病人跑得有点急,到了喉科,一检查,牙齿已经下滑到胃了。病人又跑到肠胃科,一番胃镜检查,掉落的牙已经没在胃里了……最后,病人扒了裤子在肛肠科翘起了屁股,肛肠科医生扳开一检查,惊呼:天啊,您怎么在肛门长了一颗牙?请赶紧去口腔科拔牙!

阅读全文——共2408字

Read more

泡脚最补肾

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在睡前泡泡脚,这样睡觉时就暖和很多!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弄错了;泡脚有学问;它岂止是袪寒!泡脚的养生功效令人震惊!下文请大家一起来了解泡脚的神秘!

泡脚最补肾时间有讲究

几点泡脚最补肾?时间长短也有讲究

阅读全文——共3561字

Read more

谈肥胖的原因

肥胖是营养(也包括水分)的累积。其量等于:吃+吸收-消耗-排泄!

吃的好,油腻量高,热量高易胖。有钱人和心情好,乐观豁达的人易胖。不会吃,乱吃喝高醣类的殿粉制甜食和糖水饮料易胖。这与生活品质及环境有关!交的朋友好吃,也会吃得多些。老婆孕期胃口好,不少老公也跟着变胖。

吸收与先天体质关系密切!这牵涉到了物竞天择下的遗传基因。天寒地冻(俄罗斯人为例)和物资贫乏地区(黑人为例)的人,特别吸收力强。男女在中年开始发福。女的在孕期开始长胖。自然状态下,产后也很难恢复到产前身材。医学可以帮助,切胃切肠子。胃小了一下子就饱了,不想吃了。同时也消化不了太多的食物让身体吸收。肠子也短了吸收量少了。胖人可以借助这个方法瘦身。

阅读全文——共1059字

Read more

如何预防小腿抽筋

夜间睡眠时小腿抽筋,大多数属特发性,如果不是经常性发生,可不必过分担忧。

很多人在晚上睡觉时有腿抽筋的经历,小腿部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的收缩,痛得让你睡不着觉,影响睡眠。这样的抽筋常发生于夜间熟睡时,虽然仅持续几分钟,但发作过后肌肉的不适或触痛感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第二天起来学习工作还能感觉到不适。

一、小腿抽筋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阅读全文——共1184字

Read more

史上最全〝救命〞方法

生活中,人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但是出现〝意外〞时,应如何应对?大多数人可能并不太了解。网络上汇集的发生意外时的〝救命〞知识,值得大家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晒伤

夏天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搽防晒霜、撑遮阳伞等。当皮肤被烈日晒红并出现红肿、疼痛时,可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并适当涂一些滋润霜。若皮肤上已有水皰,千万不要挑破,应请医生处理,以免继发感染。

阅读全文——共4258字

Read more

皮肤保养经验

很多毛病(不是病理上的病症)的治疗是可以通过广开思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改善的,千万不要局限在习惯性的医疗方案上(很多医生就知道开激素)。营养医学的观念一定要建立。

1.  我的手指每到春天就长很多水泡很痒,但干了后又会开裂很痛。后来服用维生             素A(胡萝卜素无用)就全好了。现在冬末春初就吃一些肝和血,并服用一些VA,,已十年没有犯过了。

2.  有时脸部和身体上会长一些红斑并有点痒,皮肤科医生就给激素,中医则给大凉的方子。用药时好转,停药马上复发。现在我的治疗方案是服用10000IU的VA,佐以食用薏米,一周即可痊愈,并保一年不复发。此方法也已沿用十年以上。

阅读全文——共721字

Read more

5个方法改善体寒

寒性体质的人通常免疫力低下,不能有效阻挡外部毒性物质的侵入,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为肿瘤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寒性体质的人一般血液流动较慢,易形成瘀血和痰浊、气滞相互“勾结”的状况,“痰瘀互结”积滞在某个部位,长期在毒邪的作用下,就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中医理论认为,寒性体质是由于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而呈寒性。这类人群常出现以下症状:手脚冰凉、怕冷,易感冒;易疲劳、浮肿,口唇色淡、舌苔发白;大便稀,容易腹泻;小便色淡,尿频、尿量多;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没有味道等。

阅读全文——共919字

Read more

秋冬驱寒5要诀

中医看来,许多疾病都由“寒”引起。现代人无节制地熬夜、缺少体力活动、过分贪凉饮冷,都是引起寒邪入侵的重要因素。

“寒湿”是万病之源

中医里有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会使外界环境中的寒邪引入体内;常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可致寒从内生,造成体内阴气过剩,阳气受损,表现为怕冷,易腹泻、感冒、浮肿,身体乏累,口唇色淡,尿频、尿量多,睡眠和食欲都很差等。

阅读全文——共1414字

Read more
1 5 6 7 8 9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