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未分類

医验随笔

《医验随笔》提要

方书所载之因症脉治有定,而临床诊治则变幻无定。是故医生于精研方书之外,尤当熟玩医案,庶几神明变化,活法在人,不为疾病所困矣。本书系无锡中医友谊会理事沈奉江先生口述,门人周逢儒君笔记。案虽不多,而诊断之精确,用药之工稳,直可上追古人,下启来学。盖沈君为孟河马培之征君高足,学有根柢,识超侪辈,曾著《全球医通》一书,日久遗失,知者惜之。

《医验随笔》序

阅读全文——共23130字

Read more

水果的“四性五味”

如今,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养生,而水果养生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养生方式很受现代人的欢迎。

可是水果养生真的适合所有的人吗?其实不是。水果也有四性五味之分,不同的人适合用不同的水果进行养生。

中国古代有“药食同源”之说,很多食物即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水果也具有“四性”、“五味”。人体在进行水果养生时,一定要因人而异,否则吃错水果是达不到养生效果的。

阅读全文——共702字

Read more

清热利湿可治热淋

热淋是什么?膀胱湿热,小便淋沥、短涩、频数、尿道刺痛,甚至尿急难排、尿道灼痛,如刀刺火燎、高热寒颤,便称为热淋,发病位置可包括肾与膀胱、尿道等。

热淋临床上发病率高,男女老幼甚至婴儿都可能罹患热淋。女性热淋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好发于20~45岁。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提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清晰地描述了淋病的症状。《伤寒论》中亦提到:“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淋家就是小便短赤,小便淋漓不畅,尿频、尿急、尿痛样泌尿道刺激的症状的人。久患淋病者,下焦湿热,用纯辛温的方剂来发汗,容易伤阴,导致尿血的出现。

阅读全文——共567字

Read more

針灸如何治療酸痛

常常有病人問:針灸到底有什麼功用?

因為來求診做針灸治療的病患很多都是酸痛的問題,所以我就以酸痛問題的治療角度來做簡單說明。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意思是說氣或血不能通暢,就會產生疼痛。 剛提到「氣血」,氣血是什麼?簡單的說,血提供人體滋養,同時也帶走細胞廢物,而氣則是推動人體的力量,所以血的推動當然也需要靠氣。

阅读全文——共1385字

Read more

健康大忌

运动不足

现代人忙于学业、工作、应酬,缺乏运动为身体的健康埋下隐忧。研究显示,即使只是短暂的适度运动,对健康都有帮助。每周五次、每次半小时的规律运动,比吃药更有助健康。缺乏体力活动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的主因。忙于办公室工作时,尽量找机会离开座位,走动或者站立,平常多进行轻松的活动(如园艺、洗车、散步),都有益健康。

长期使用电脑和手机

阅读全文——共1274字

Read more

萝卜籽

 萝卜籽,其药名莱菔子,是中医常用的化痰、行气、消积药。古人称“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无论生或熟,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

萝卜,其药名为莱菔,据《王祯农书》云:“萝卜一种四名,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谓其洁白如酥也。”莱菔古代称菘,李时珍说:“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松柏也。”上古之时称之“芦葩”,中古转为“莱菔”,后来讹为“萝卜”。唐孟诜《食疗本草》始称之“萝卜”。

萝卜是医食兼优的中药,能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等。

阅读全文——共232字

Read more

风寒湿痹医案

苏XX,女,31岁。1956年3月间顺产一孩,6月14日初诊。

据说:四日前上街遇大雨,当夜无感觉,次日即不能起床,腰部以下如瘫痪状,两腿疼痛不能移动,只能仰卧,不能翻身。经检查,腰骶关节处外部不红不肿,亦无压痛,脉象两关弦虚,两寸尺均无力。依据以上症状,显然由于产后气血虚受风寒,与内湿博结合而为痹。治拟温经散寒,调和营卫,以黄芪桂枝汤和术附汤加减。

处方:

阅读全文——共511字

Read more
1 2 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