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未分類

淫羊藿

淫羊藿又名仙靈脾,爲多年生草本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莖葉,其性溫,味辛甘,歸肝、腎經,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的作用,中醫經常用以治療由肝腎虧虛所致的陽痿不舉,小便淋瀝不爽,腰膝無力,筋骨攣急,四肢不仁和風濕痹痛,頗有效驗。

作爲養生保健,歷代醫家也極爲重視,多認爲淫羊藿能「益氣力,強志,堅筋骨,補腰膝」。《日華子本草》中亦載:「治丈夫絕陽不起,女子絕陰無子,筋骨攣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尤其是補腎助陽的作用,淫羊藿最爲擅長,所以,明代大藥學家李時珍就說它「能益精氣,乃命門藥也,真陽不足者宜之」。中醫認爲:命門爲腎中之真陽,即人身之元氣,所謂「男子絕陽,女子絕陰」,皆元陽衰敗所致,淫羊藿入命門,補真陽,故有延年之功。

阅读全文——共488字

Read more

白朮

本品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根莖,主産地爲浙江和安徽,以浙江的嵊縣、新昌地區産量最大,而以浙江於潛所産品質最佳,特稱爲「於朮」,但其野生白朮早已絕迹,現多爲該地栽培品,仍以氣清香,甜味強而辣味少,折斷面黃白色,有雲頭,質堅而無空心者倍受推崇。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歷代醫家對於白朮的補脾胃之功頗多讚譽,如《本草求真》說它「爲脾臟補氣第一藥也」。《本草經疏》也認爲「其氣芳烈,其味甘濃,其性純陽,爲安脾之神品」。還有說「白朮補脾胃之藥,更無出其右者」,或曰「白朮,乃扶植脾胃之要藥也,脾虛不健,術能補之,胃虛不納,術能助之」。

阅读全文——共575字

Read more

薏苡仁

薏苡仁為禾本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成熟的種仁,俗稱六谷米、薏米、米仁,是一味亦藥亦食,食藥兩用之品,以粒大、飽滿、色白、完整者為佳。其味甘淡,性微涼,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四大功效。尤其是在中國南方以及港澳

和東南亞一帶,濕熱偏盛之地,易患泄瀉、濕痺、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淋濁、帶下之症,經常服食薏苡仁,的確是進補養生之妙方。對於久病體虛,產後恢復期,老人幼兒,常用薏苡仁煮粥食,頗多裨益。

從營養學角度分析,薏苡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油、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精氨酸、賴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這些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其所含的鈣、磷、硫氨素等,遠比一般穀類食物含量高。正是由於它的營養價值在禾本科植物中佔第一位,故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稱。

阅读全文——共551字

Read more

當歸

中藥當歸是以傘形花科天然植物當歸的根入藥,其味甘中帶辛,性溫,入心、肝、脾三經,具有補血、調經、美容三大功效。當歸的補益作用,主要是指補血活血而言,正如《本草正》所言:「當歸,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體形,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尤以治療血虛頭痛、貧血眩暈為佳。其調經之用,是婦科必用之品,凡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滯腹痛者,食之皆有效果。

現代研究發現,在當歸的有效成分中,包含了對身體大有益處的17種氨基酸(其中有7種為人體所不能合成)和維生素A等,有抗貧血作用的成分維生素B12,有抗衰老作用的維生素E和硒等微量元素,還有增強身體免疫功能的多糖和阿魏酸等,這些都證明了當歸在養生益壽方面的重要地位。

阅读全文——共543字

Read more

何首烏

何首烏又稱赤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腎二經,故有補肝、益腎、養血的作用。凡肝腎虛損、血虛精虧、腰膝酸軟、頭暈失眠、筋骨酸痛、夢遺滑精、鬚髮早白、未老先衰之人,食之有滋補強壯的作用。歷代養生家和醫家都很重視它的養生延年、抗老防衰的功效,很多延年益壽方中也常用到它。如北宋《開寶本草》稱該藥「益血氣,黑髭髮,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明代李時珍亦說:「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髮,為滋補良藥。」

據現代研究,何首烏中的卵磷脂含量高達3.7%。卵磷脂是腦髓的主要成分,也是血細胞的原料之一,可促進血細胞的生成,還有抗氧化的作用,這與中醫關於首烏能益血氣、長筋骨、益精髓的說法是完全一致的。何首烏有纖維蛋白溶解活性,能降低血脂,可使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減少血栓或微血栓的形成。何首烏還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其所含的蒽醌類物質又有緩瀉作用,這對老年性便秘也有治療效果。綜合這些方面的功能,何首烏的確是一味老年保健和延年益壽的良藥。

阅读全文——共603字

Read more

川芎

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

本品爲重要的活血行氣藥,其特點是辛溫香竄,活血而兼能行氣開郁,中醫認爲它屬「血中氣藥」,「能通周身血脈」,又有「上行頭目,中開鬱結,下調經水」之譽,更長於止頭痛,古有「頭痛必用川芎」之說。

注意點:懷孕婦女及陰虛火旺者不宜用。

阅读全文——共127字

Read more

杜仲

杜仲自古以來一直被視為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上品中藥,很多本草經典中都有「久服輕身耐老」的記載,所以,歷代醫家和民間百姓皆把杜仲作為延年益壽的珍品。中藥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又有思僊、絲棉皮的別稱,味甘,性溫,入肝腎二經,因此,用以進補養生,肝腎不足之人,食之最為適宜。中醫認為,腎藏精而主骨,肝藏血而主筋,若肝腎二經虧虛,則見腰脊疼痛或腿腳酸軟無力。杜仲能補益肝腎,腎充則骨強,肝充則筋健,這就是肝腎不足之人選用杜仲進補養生的道理。

杜仲的主要成分包括杜仲膠、糖甙、生物鹼、果膠、脂肪、樹脂、有機酸、酮糖、醛糖和維生素C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杜仲對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泌尿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其保健益壽的功效,是通過對身體多系統(尤其是免疫、循環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進行調節的結果。比如,杜仲能夠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並具有與黨參、黃芪一樣的免疫促進功能,這就為中醫學關於杜仲功能益精氣、補肝腎、堅筋骨、壯腰脊的理論找到了現代科學依據。

阅读全文——共449字

Read more
1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