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10月 2014
薄荷
靈芝
本品爲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實體,又名靈芝草、靈芝菌、木靈芝,其性平,味甘淡,入脾、腎二經。儘管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即被列爲「上品」,並說它能「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好顔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但歷代醫家都不愛用,對它十分冷淡,也很少論及,而道家則十分推崇。東漢.葛洪在《抱樸子》中說,有一種「七明九光芝」的靈芝,人一入口就會「翕然身熱,五味甘美」,連食一斤,不但可以「返老還童」,還能「夜視」。這當然有些誇張。據藥理實驗及臨床觀察,靈芝能補中氣,益肝氣,補心氣,養肺氣,補腎氣,益精氣,具有一定的滋養強壯效果。但作用緩慢,需長久服用,方可收效。
Read more芡實
屬於睡蓮科植物,生於池沼湖泊中,夏季抽莖長梗,梗端開紫花,不多日即結實,名芡實,俗稱雞頭果。其性平,味甘澀,入脾腎二經,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泄的作用,常用來治療腎虛遺精,滑精早泄,尿頻,遺尿,白濁,脾虛便溏腹瀉,婦人帶下病等。
芡實在中國自古即被作爲養生藥物,列入《神農本草經》之「上品」,認爲它能「補中,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神仙」。當然,「神仙」不足以信,「耐老」是說它有抗衰老的功效。《藥性論》中指出:「嬰兒食之不長,老人食之延年。」這裏「不長」是因爲芡實「多食壅氣,最難消化」,易傷小兒脾胃之氣而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延年」則與「耐老」同一意思。由此可見芡實乃中老年人養生妙品。從中醫理論來講,腎爲先天之本,脾屬後天之本,芡實既補脾,又益腎,先天後天皆受補益,故爲養生保健之物。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所言:芡實「補脾胃固精氣之藥也,精氣足,脾胃健,則久服能耳目聰明,輕身不饑,耐老神仙,所自來矣。」現代研究認爲,芡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五大營養素,並且容易消化,確實具備作爲補益藥的物質基礎。
Read more田七
田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三七的塊根,因此又有人參三七、參三七、血參之名,主產地在中國的雲南及廣西深山中,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腸經。田七的功用,原來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個字來概括,所以,歷來都是以三七作為傷科金瘡要藥,很少作為補品食用。
由於田七和人參原本是一家,同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不僅形態相似,而且化學成分(尤其是皂甙類)和藥理作用乃至臨床應用等方面,也頗多相似之處,因此,近代醫家以及民間多認為三七也有補虛強壯的作用。如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參三七的確有補血強壯作用。熟三七粉(將三七打碎,用食油炸至棕黃色,研粉)的皂甙元為人參二醇和人參三醇,食用後可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對營養不良性貧血有良好效果。北京體育學院介紹,給運動員服食三七,具有增強體質而不增加體重的優點。三七總皂甙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又能明顯降低動脈血壓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耗氧量。三七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與人參相似,使過低或過高的免疫反應恢復正常。這些都是田七能進補養生的現代科學道理。
Read more紅棗
大棗又稱紅棗,它既是果中珍品,又是一味「上品」之藥,以色紅、肉厚、飽滿、核小、味甜者為佳。大棗屬鼠李科植物的成熟果實,因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紅棗和黑棗之分,但入藥以紅棗為主。其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養氣補血,健脾養胃的作用。《名醫別錄》認為﹕「大棗補中益氣,堅志強力,久服不飢。」《本草匯言》亦說﹕「此藥甘潤膏凝,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筋俞、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宜之。」所以,大凡脾胃虛弱,氣血兩虧,營養不良,心慌失眠,貧血頭暈,食少便溏,以及白血球或血小板減少之人,常以大棗進補養生,最為有益。
Read more桑寄生
本品爲常綠小灌木,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即被列爲「上品」之藥,說它主治「腰痛,充肌膚,堅發齒,長鬚眉」,這就是桑寄生能抗衰老的最早記載。
桑寄生性平,味甘苦,歸肝、腎經。它之所以能稱爲養生保健中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補益肝腎而延年益壽,二是祛除風濕而防禦老年疾病。如《本草再新》所言,桑寄生「補氣,壯陽道,利關節,補血和血」。此乃補益之功;《日華子本草》說它「助筋骨,通血脈」,這說明它能防治老年病。正是由於桑寄生有補益肝腎,祛風壯骨的作用,所以,凡中老年人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風寒濕痹者,久服多有良效。
Read more黃精
本品爲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精的根莖,在春秋采收,以秋采者爲佳,其中以塊大、色黃、斷面透明、質潤澤者最爲上乘。
黃精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逢原》中指出:「黃精,寬中益氣,使五臟調和,肌肉充盛,骨髓強堅,皆是補陰之功。」中醫常用于治療脾胃氣虛,倦怠無力,肺癆咳血,病後虛弱,筋骨痿軟之症,近代也有用於醫治高血壓、冠心病、白細胞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更重要的是,黃精不僅是一味名貴中藥,同時又是一種養生保健食品,爲中國古代養生學家所重視。如《張華博物志》中即有記載:「太陽之草名黃精,食之可長生。」《神仙芝草經》也說服食黃精,「多年不老,顔色鮮明,發白更黑,齒落更生」,似有返老還童之效。《名醫別錄》也認爲:「久服輕身延年不饑」。古人還專門介紹了「黃精服食法」:黃精根莖陰乾搗末,每日酌量用水調服。明.李時珍稱服用此方「一年內變老爲少」。或者「單服九蒸九暴食之,駐顔斷穀」。由此可見黃精抗衰老之功。
Read more女貞子
本品爲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又名冬青子,性平,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滋陰,養肝明目之功效,中醫經常用以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陰虛內熱,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遺精,消渴,鬚髮早白等症。 作爲養生之用,自《神農本草經》開始,即被列爲「上品」,被認爲具有「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的功效,而且「久服肥健輕身不老」。《本草蒙筌》中說該藥能「黑髮黑須,強筋強力,多服補血去風」。明•李時珍也認爲它有「強陰,健腰膝,變白髮,明目」等作用。對女貞子能養生保健的道理,清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女貞子氣味俱陰,正入腎除熱補精之要品,腎得補,則五臟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繆氏還深有體會的說:「此藥有變白明目之功,累試輒驗。」
Read more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習慣上有時也簡稱蟲草,是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蟲草蝙蝠蛾幼蟲的子座與蟲體的複合物,是一種高檔滋補品,有著良好的補虛強壯作用。
蟲草性溫味甘,入肺腎二經,其功效主要表現在補虛損、益腎精、養肺氣,因此用以進補養生,最適宜肺腎兩虛之人,大凡虛喘癆咳、咯血、自汗盜汗、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病後久虛不復者,以此補養,效果最佳。無怪乎清代醫家趙學敏對蟲草作出了「功與人參同」的高度評價。
現代研究表明,此藥的化學成分相當複雜,構成人體營養物質的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和維生素,它都具備,尤其是氨基酸,竟達19種之多。經藥理試驗證實,冬蟲夏草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心肌的營養血流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和β-脂蛋白,還具有抗缺氧作用和抗癌作用等,這些作用都提示,冬蟲夏草在增強體質、抗腫瘤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