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12月 2014

气血双补养生药茶

黄精:10克 黄芪片:10克 西洋参:3克 枸杞子:6克 一包30克左右

《黄帝内经》中说:“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而调和:人体健康重要的标准

李济仁教授:西洋参的功用,同党参、人参是基本相似的,但是西洋参的性偏凉一点,枸杞子偏温一点,西洋参偏凉一点,就是寒温并用啊,这两味药跟西洋参配起来呢,补气,补血,黄芪为补药之长,主要是补气,中医讲气与血有个辨证关系,气为血之帅,血又是气之母,黄芪配过之后,我就用黄精,黄精主要是既补气,又补血,黄精要九蒸九晒啊,黄精在滋补方面,补肝肾的作用比较好。我这杯茶主要是气血双补,主要是调理气血,调理经络,通经活络,中医讲气血调和,就百病不生,人的生病主要是气血不和,关键在个和,所以我这杯茶下去,不单是头昏方面好了,身体方面,皮肤方面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好处的。

阅读全文——共779字

Read more

板蓝根-寒凉药

板蓝根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的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头瘟:风热瘟毒,侵入血分而致头部红肿、发热,咽喉肿痛,甚至神昏谵语,可用本晶降心火、清胃热、凉血,解瘟毒。常与黄连、牛蒡子、元参、连翘、黄芩、柴胡、马勃等配伍同用。

2.时疫斑疹;时疫(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热病)传染,瘟毒入血,营血热炽,出现身热、烦躁、口渴、头痛、咽痛、鼻衄、出疹、发斑、舌绛紫暗等症。可用本品配合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元参,生地、丹皮、生石膏、广犀角等同用。

阅读全文——共657字

Read more

陈皮-理气药

陈皮味辛苦,性温。是常用的理气药,并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消胀止呕:由于肺胃气滞而致的胸闷,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胸腹胀痛等症,可以本品配合枳壳、半夏,苏梗,苏子等同用。兼有胃热的(苔黄,喜冷饮食,脉数)可加黄芩、川楝子,兼有胃寒的(苔自、喜热敷及热饮食,脉象迟缓)可加乌药、良姜,兼有中焦湿盛的(舌苔白厚而腻、不喜饮水,脉象滑)可加茯苓,苍术等。

2.祛痰止嗽;对于中焦湿痰上犯或外感风寒导致肺气不利而发生咳嗽、痰多,胸闷,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滑等症,常以陈皮配合半夏、茯苓、苏子、杏仁、炒莱菔子、金沸草(旋复花,古时又名金沸草,近代以其花为旋复花,全草名金沸草),前胡等同用。外感证明显的,可再加荆芥、桔梗,麻黄。

阅读全文——共831字

Read more

乌梅-补益药

乌梅味酸涩,性温。有以下几种功能:

1.酸涩收敛:常用于止泻、止血、止痢,并有敛肺止咳的作用。对脾虚久泻,大肠滑泄不止,甚至脱肛不收,可用本品酸涩固肠以止泻。常配合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木香,诃子、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对大便下血、月经过多等,也可用本晶酸涩止血,常配合地榆炭、槐花炭、黄芩炭、艾炭,阿胶等同用。对于久痢不止,常以本晶配黄连,木香、赤石脂,禹余粮,白芍、煨葛根、诃子、炮姜等同用。对久咳伤肺,肺气浮散而干咳久久难愈之症,可用本晶收敛肺气以治咳.常配合百合,五味子、紫菀,诃子肉等同用。

阅读全文——共677字

Read more

白果-补益药

白果又名银杏。味甘苦涩,性平。主要用为收肺益气,定喘治嗽药。并有缩小便,止白带的作用。对哮喘痪嗽,常配合麻黄、苏于,冬花,半夏,桑皮、杏仁、黄芩、甘草(白果定喘汤)等同用。对久嗽失音,可配桑皮、茯苓,麦冬、蝉衣等同用。因本品有收涩作用,故在治咳嗽时,用于久嗽(肺中巳无实邪者)较为合适,或配合开宣肺气药(如桔梗、麻黄、细辛等)同用。对小便频数、遗尿等症,可配合乌药,益智仁、复盆子,

鸡内金、熟地,山药,山萸肉等同用。对白带症,可配白术、茯苓,炒苡米、白鸡冠花,椿根自皮等同用。

五味子温收肺气、纳气归肾,偏用于咳嗽兼喘者。白果收肺益气,偏用于喘哮菲咳者。

阅读全文——共315字

Read more

枸杞子-补益药

枸杞子味甘性子。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肝肾不足而致的腰膝无力,脐腹隐痛,阳萎不举、大便溏泄等症,可用本品配合熟地、山药,山萸肉、肉桂、附片’、鹿角胶、菟丝子等同用(如右归丸)。

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注于目而致两目昏暗,视物模糊不清等,可以本品配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菊花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

本品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配合天冬、麦冬、山药,玉竹、地黄、知母等,用于消渴病(消渴病包括糖尿病在内)。据近代研究,本晶有降血糖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常以枸杞子、五味子二味合用,代替山萸肉,可供参考试用。

阅读全文——共393字

Read more

蝉蜕-发散药

蝉蜕咸寒,有四大功用:

1.发散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证,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菊花等同用。兼有音哑,咽痛者,效果更好,常与桔梗,胖大海,射干等同用。

2.透发麻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发热而疹出不透者,用蝉蜕散热透疹,可防热毒内陷。常与牛蒡子,银花,薄荷,芦根,葛根等同用。配防风、荆芥、浮萍、白藓皮、赤芍等,也可用于治疗风疹(荨麻疹等)。

阅读全文——共395字

Read more

薏苡仁

(简称苡仁或苡米)苡仁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功用有四:利湿,健脾,排脓;舒筋。生用利湿、排脓、舒筋,炒用健脾胃。

1.利湿:生苡米有利水祛湿的作用,常配合车前子、猪苓,状苓、泽泻等,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配木瓜、牛膝,防己。紫苏、槟榔等,用于足膝肿痛,湿脚气。

2.健脾:炒苡米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常配合白术,茯苓、炒山药、炒扁豆、芡实米等,用于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湿盛者,常生、熟苡米同用,可收健脾利湿之效。

阅读全文——共673字

Read more

玉米须

玉米须性味甘平。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配桑皮,茯苓皮,陈皮等,可用于肾炎水肿。配茵陈,黄柏、栀子等,可用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但最常用于治疗各种水肿,也可单味煎水内服。

用量五钱至一两,单味使用时,有的可用到一两半或二两。

阅读全文——共108字

Read more
1 2 3 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