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12月 2014

乌梅丸(张仲景)

乌梅300枚、细辛180克、干姜300克、黄连480克、制附子180克、当归120克、川椒(微炒)120克、桂枝180克、人参180克、黄柏180克,用醋浸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如泥,和药,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服10~20丸,渐加至30~40丸左右(约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此方古人主要用于治蛔厥、久痢,后人逐渐扩大其应用范围,多用于治疗因蛔虫而引致的病证。前人认为蛔虫得酸则伏,得苦则安,因寒而动。后人逐渐补充认为,蛔虫见酸则软(静),见苦则下,见辛则伏,遇寒则动,得温则安。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以此理论所组之方剂,治蛔虫确有良效,可作临床组方时参考。

阅读全文——共1349字

Read more

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桑螵蛸(盐水炒)、远志、石菖蒲(盐炒)、锻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醋炙龟板各3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临睡前,人参汤送下。

现在临床上多改为汤剂煎服。我常用的用量如下,请作参考:桑螵蛸9~12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锻龙骨15克,党参10克(或白人参3~5克),茯苓10克,当归6克,炙龟板12~20克(先煎),水煎服。

本方有补心、益肾、固精止遗的功能。主用于小便频数而短,遗尿,滑精,健忘,精神不易集中之证。中医学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膀胱与肾相表里,小肠司泌别清浊,小肠虚则尿频数,小肠热则尿短。膀胱气化失职则尿不能约束。故以桑螵蛸、龙骨固心肾之虚而补助小肠、膀胱气化,并能补肾涩精,用为主药。以人参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苓通心气于肾,远志交肾气于心并能清心,共为辅药;以当归、龟板滋心肾以除热为佐药。心清通而不虚,则小肠泌别正常,肾气得固膀胱气充,小便自不频数。

阅读全文——共1293字

Read more

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各45克、乳香、没药、当归各22.5克、麝香9克、墨炭3.6克,共为细末,糊丸,每丸重0.6克。每日2次,每次2丸,病重者3丸,捣碎,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消毒散结,活瘀解疑。主治气血凝结,经络不畅,而生瘰疬、鼠疮、乳痈、乳疮、乳岩、痰核、流注、横痃、贴骨疽、坚硬疼痛及一切阴疽初起等症。

临床上常把本丸用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癌、鼠蹊淋巴结肿大,以及胸胁四肢发生硬结肿硬、脂肪瘤等,服用本丸可使肿物缩小或消失。近来也用治于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等病放疗、化疗后,或手术切除癌肿后,坚持内服本丸一段时间,不少患者使病情减轻,生命延长。经近人实验研究,本丸能抑制小鼠梭形肉瘤和肉瘤180的生长。即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阅读全文——共331字

Read more

杏仁

杏仁味苦、辛、微甘,性温。有小毒。主入肺经,有降,气行痰,除风散寒,润操通肠等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治咳嗽:风寒犯肺,肺失宣发肃降的功能,肺气不利而致咳嗽,常伴有寒热、头痛,咯痰,胸闷等症,叮用杏仁散风寒、降肺气,化痰利肺而止咳平喘。常配桔梗,前胡,苏叶、陈皮、半夏、炙甘草(如杏苏散)等同用。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发热,口渴,咳嗽不恶寒,可以本品配桑叶、菊花、桔梗、薄荷。牛蒡子(桑菊饮)等同用。肺气苦上逆,本品主要有降肺气的作用,故虽无风寒外感,但凡由于肺气上逆而导致的咳嗽均可应用。这种情况,常配合旋复花、苏子、白前、炒莱菔子,枇杷叶等同用。

阅读全文——共607字

Read more

紫苑

紫苑原名紫苑。味苦水,性微温。本晶有化痰降气,清肺泄热、通调水道的作用,是常用的治咳药。例如:紫苑汤(紫苑、知母、贝母、阿肢、党参(戊人参),茯苓、甘草、桔梗,五味子、莲肉)适用于劳热咳嗽、肺痈(后期)、肺痿、吐血等症,紫苑丸(紫苑、五味子)适用于咳嗽痰中带血,止嗽散(紫苑、白前、荆芥,桔梗、百部、陈皮,甘草)适用于伤风咳嗽,紫苑散(紫苑、款冬花、百部,穴为细末,每次三钱,用乌梅一个、生姜三片,煎汤送服)适用于久咳不愈。

据近代研究报导,本晶对实验动物有祛痰作用。并有——定的抑茵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阅读全文——共480字

Read more

百部

百部味甘、苦,性微温。有润肺而止咳的作用。本品温而不燥,润而不腻,对新,久咳嗽,都可采用.对伤风感冒咳嗽,常配荆芥、桔梗,紫苑,白前、陈皮,甘草、苏叶、杏仁等同用。

对肺痨咳嗽,常配合沙参,贝母,知母,麦冬,百合,阿胶。甜杏仁等同用,若兼见潮热,盗仔,下午颧红,五心烦热等症者,可加炙鳖甲、丹皮,地骨皮、生地,元参,秦艽等。据近代研究报导,本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各型肺结核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有的报导单用本品久服,对肺结核电有治疗效果。

对小儿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可配细辛、生姜、五味子,麻黄、白术,紫苑等同用。用本品单味药制成糖浆治疗百日咳,也有一定效果。本品对百日咳还有预防作用.据近代研究报导,用动物实验证明本晶有镇咳作用。对实验性流感有预防作用也有治疗作用。

阅读全文——共515字

Read more

马兜铃

马兜铃味苦、辛,性寒。主要有清肺热、降气而止咳的作用,并能泻大肠之热而治痔疮肿痛。

本品主用于治肺热咳嗽,功能凉肺降气。常配桑白皮、栀子、黄芩,贝母,杏仁,甘草等同用,如兼有咳血者,可加阿胶,白芨,藕节,白茅根等。

桔梗治咳,偏于开宣疏通,适用于感冒外邪的新得咳嗽。马兜铃治咳,偏于清降凉肺,适用于咳久而致的肺热咳嗽。前胡宜散外感风热,祛痰降气而止咳。马兜铃清泻嗽久而生的肺热,凉肺降气而止咳。

阅读全文——共262字

Read more

三七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主要有两大功用,一是止血,一是散瘀消肿而定痛。本品常用于各种出血。例如配沙参、炒山栀,黄芩,白芨、杏仁、生藕节、枇杷叶等,可用干咳血,配生赭石,竹茹、黄芩炭,白芨、焦神曲、乌贼骨,仙鹤草、灶心土等,可用于吐血,配白茅根,大小蓟,炒栀子、荷叶炭,血余炭、银花炭等,可用于鼻衄血,配黄柏炭、瞿麦、茅根炭、小蓟炭、灯心炭,生地黄等,可用于尿血,配防风,地榆炭、赤石脂,槐花炭等,可用于便血:配阿胶,艾炭,棕炭,莲房炭,当归炭、川断炭、桑寄生等,可用于子宫出血或月经过多。单用本品为细末,用温开水送服五分至一钱,一日二,三次,也有止血效果。但配合应证汤药使用则更好。三七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散瘀血,消肿定痛的作用。常配合乳香,没药、骨碎补,川续断、血竭等,用于跌打损伤、瘀血青肿等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用三七为末掺于伤口或捣烂外涂于受伤处,既能止血又能散瘀消肿而定痛。本品配银花、连翘,赤芍,红花,归尾,花粉,乳香,没药等,也可用于痈肿疮疡的肿痛。近些年来常配本晶作为活血化瘀药,用于各种瘀血症及血瘀气滞症。例如紫癜,心肌梗塞、溃疡病慢性穿孔等等。对于心肌梗塞,舌质紫暗或舌上有瘀斑,痛处固定不移者,除根据辨证论治服用汤药外,还可用三七粉三至五分配人参粉三至五分,温开水送服,一日二次,连用2—4周或更长些时间,有良好帮助,请参考试用。对频繁发作的心绞痛患者,也可应用,但用量可稍轻些。自芨、三七都能止血,但白芨偏用于肺胃出血,如咳血,吐血。三七则可用于一切出血。乌贼骨为末外掺于伤口处,也能止血,但其作用是敛涩而止血。三七为末外掺(或捣烂外徐),能粘合伤口,散瘀消肿而止血,并且同时有很好的止痛作用。据近代研究报导,用三七所含的三七皂甙做动物试验,有强心作用,三七温浸液做动物试验能缩短家兔血液凝固时间,有止血作用。用量:一般不作煎剂用,常作为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或随汤药冲服。每次二分至一钱(止血)或一钱至二钱(治外伤、筋骨折伤等),一日二次。前人有用小量或中等量能止血、活瘀,用大量则破血的经验,可资参考。近代研究报导,三七中所含的三七皂甙低浓度时对实验动物的血管有收缩作用,高浓度时对血管有扩张作用。似有一致之处。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与观察。

阅读全文——共928字

Read more

使君子

味甘,性温。有健脾胃,除虚热,消积杀虫的作用。常用于小儿由脾胃不健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小儿脾胃虚弱容易停乳,食滞,湿热郁阻,消化不良而致成府疾。虫积,痞疾等病。一般常表现为:面黄肌瘦,毛发枯脆、消化不良,便泄、腹大青筋、低热、食欲不振、爱吃泥土、肝脾大、倦怠,易哭啼等。本品健脾胃,除虚热,消积杀虫。常配合胡黄连、焦三仙,鸡内金,槟榔、白术,茯苓等同用。例如加味肥儿丸(麦芽、神曲,白术,山查、使君子,胡黄连、槟榔、木香,枳实、鸡内金、陈皮。为末,蜜丸)、健睥肥儿散(使君子,鸡内金,白术,山药、甘草,茯苓,山查,共为细粉)等。

阅读全文——共755字

Read more

山查

山查

味甘,酸,性微温。主要有消积化痰,行气活瘀的作用。兼能发小儿痘疹。1.消积化痍:对于肉食积滞效果好,常配合炒鸡内金、神曲、麦芽、炒槟榔、莱菔子等同用。对中焦痰湿阻滞,久生积块者,可以本晶化痰消积,常配白术、枳实,半夏、陈皮,神曲、麦芽,三棱、莪术、红花、桃仁,炙山甲等同用。2.行气活瘀;山壹能入血分,既能行气又能活瘀。对于妇女产后下腹部瘀血疼痛(俗名儿枕痛),恶露不尽等症。可配合桃仁、红花、炮姜、川芎、当归等同用.我对胸痹疼痛(包括心绞痛)者,常在应证汤药中加用生山查五钱左右,有活血止痛的作用。3.发痘疹:小儿痘疹,迟迟不易出齐、出透者,可用本晶二,三钱,煎水饮服。

阅读全文——共973字

Read more
1 2 3 4 5 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