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3月 2015

养正气抗疾病

免疫力是什么呢?免疫力就是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自我防护机制。这套机制复杂而精细。从中医的话来说,可以称做“正气”。

《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仅来自脏腑气血的调和,也与先天体质、后天营养有关,更与一个人的内心思想、情绪有关。当人饮食作息有节,思想正直,看他精神抖擞,眼神澄彻,就知道这个人正气足,病邪不容易上身。也有的人工作劳累,常熬夜,疲倦、体力不佳,一下子感冒、带状疱疹通通都来了,因为这时人体的正气虚了,病邪就趁虚而入,就是所谓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当然,正气的强弱也与病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相关。以感冒为例,有的人正气强只有轻微症状,很快复原;而有人症状表现剧烈,可能要请假休养,才会慢慢恢复。这一强一弱之间的对比反差很大。

阅读全文——共1842字

Read more

缓解咽喉疼痛

1. 盐水漱口:研究发现,每天用温盐水漱口几次可减轻喉咙肿胀并稀释口中的粘液,有助于刺激物和细菌的排出。医生建议用1杯水溶解半茶匙盐,如果不习惯盐水的味道,可以再加少量蜂蜜来调味,漱口后将盐水吐出,不要咽下去。

2. 含片和喷雾剂:吸吮止咳含片能刺激唾液分泌,帮助保持咽喉湿润。但硬糖的效果超过了很多品牌的含片。含有冷却或麻木成分的硬糖效果更佳,如薄荷或桉树成分。Chloraseptic等非处方喷雾剂能产生类似于冷却锭剂的效果,虽然不能治愈咽喉痛或击退感冒,但能暂时缓解疼痛。Chloraseptic的活性成分苯酚同时具有抗菌性能。

阅读全文——共1142字

Read more

小兒麻疹

外感麻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咳嗽、鼻塞流涕、淚水汪汪、滿身佈滿紅色疹子為特徵。雖四季都有,多發於冬春二季。發病年齡一般在六個月以上,五歲以下。分為順證與逆證。順證出疹順利,收沒如期;逆證往往出現合併症,常見者有麻毒閉肺、熱毒攻咽、邪陷心肝。

阅读全文——共559字

Read more

金匱要略成就及貢獻

疾病的分科

全書除了有內科、外科、婦科的分篇章以外,舉例,比方說同一個疾病,你看它是怎麼分的?比方說癰瘍,癰瘍生在臟,有肺癰,它就放在內科第七篇裡面。 這就是說,在臟的肺癰屬於內科疾患,在腑的腸癰屬於外科第十八篇,在肌膚脈絡的瘡癰,西醫叫皮膚外科,而我們中醫叫瘡瘍外科,放在十八篇裡論述了。我們能 夠看到中西醫,儘管相隔了這麼久遠,但是特別相似相近,這個能說明張仲景非常高明。還有,就比方說,寒疝和陰狐疝之間的比較,《說文解字》對“疝”的解 釋:“疝者,腹痛也”,疝,腹痛也,這是《說文解字》解釋。寒疝就是以病性與症狀結合命名的,是一種寒性腹痛,當然,它有急性、發作性的特點,這是屬於內 科疾病放在第十篇裡了。還有呢,就是陰狐疝,也是腹痛,但是它伴發著什麼情況呢?在十九篇裡,比方說在男性,它表現為陰囊的“偏有小大,時時上下”,這個 條文的形容很有意思,也就是說,相當於西醫學的小腸疝氣,當病人站立的時候,小腸就墜入陰囊,就偏有小大,一側的陰囊就膨出了。反過來說,他臥在床上的時 候小腸又回到腹腔內,一如常人。一般情況下,中醫可以保守治療,屬於內科範疇。如果,比方說出現嵌頓,嵌頓的情況容易出現麻煩,婦女也有得疝氣病的,小腸 疝氣,它是掉到哪去了呢?腹股溝,所以叫腹股溝疝,如果出現嵌頓的特殊情況,就必須是外科手術療法。在張仲景的時代,他倒不一定懂得外科手術,他可以看出 來是不便於歸類,是內科啊?還是外科啊?乾脆吧,十九篇,看見沒有?這個就是在分篇、分科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和近代醫學的分科也是很相近的。比方說我給 大家舉例,肺系的疾病,肺痿、肺癰、咳嗽上氣,是第七篇論述。專門的脾胃病,胃腸疾患,有兩篇,一類就是腹滿、寒疝、宿食病,這個與胃腸道的疾患相關的。 在第十篇,還有一類就是嘔吐、噦(yue)、下利病,在第十七篇裡。所以,在分科上都是很智慧的,這就說明張仲景當時的醫學成就,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 水準。當然,從我這個舉例裡面,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從中讓你看出來,他的臨床診斷,是以臟腑經絡辨證為核心的,看見沒有?臟、腑,這是寫的脈絡,實際還 有經絡辨證,臟腑經絡辨證為核心的,這是他在雜病的範疇裡面所體現的。

阅读全文——共6720字

Read more

《金匱要略》基本內容及編寫體例

關於《金匱要略》基本內容及編寫體例。這個問題我也是作一般性的介紹,因為時間的關係,舉例是有限的。基本內容,原書一共是25篇,第一篇是總論 (二~十七篇─內科雜病;十八篇─外科雜病;十九篇─不便於歸類的雜病;廿~廿二篇─婦產科雜病;廿三~廿五篇─雜病方與食物禁忌),相當於全書的,具有 概論的性質。第二篇到第十七篇是辨治內科雜病、十八篇辨治外科雜病、十九篇是一些不便於歸類的雜病,也可以說雜病篇裡的雜病、二十到二十二篇是有關婦產科 的雜病辨治,二十三到二十五篇,雜療方與食物禁忌。重點,我們放在二十二篇以前,在全書裡面,如果是二十五篇的話,有262方,如果前二十二篇,就是 205方。

阅读全文——共7995字

Read more

金匱要略方論釋義

書名釋義,也就是說,《金匱》或者講義叫做《金匱要略》,全名是叫做《金匱要略方論》。要解釋這個書名的話,應當從三部分進行理解。

“金匱”。金就是指的黃金了,它是世間的珍寶。那麼作為匱([guì]),這個只能念[guì],不能念[kuì]。匱([kuì]),表示知識 貧乏、缺憾,那麼就是匱乏。這裡面的匱([guì]),雖然沒有帶木字旁,但是和我們大家知道的衣櫃、書櫃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這個地方呢,我覺得“金 匱”,一個是當名詞來看,是一種器具(藏物之器)。比方說,我們現在要放個書,還得有個書架、有個書櫃,是不是啊?這個在古代也是這樣的,作為名詞來用。 比方說,《周書•金縢》篇:“乃納冊於金縢之匱中”。這個就是,把一些珍貴的書冊,放到由黃金封緘的櫃裡。這是作為名詞的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名詞, 就是用來藏放古代皇帝(的)一些比如聖訓、玉牒、實錄以及重要檔案的地方。我們這次來到北京,使我想起在南河沿有北京皇史宬。那裡,就藏放著明、清兩代皇 帝的有關這些重要檔案,其實它是一個文物保護的地方。現在,那個地方仍然是蔚為可觀,能夠看到153個鎏金雕龍的金匱,特別大,像大箱子一樣,不僅外觀美 觀,就是防蛀、保護、保密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這個就證明“金匱”的含義,小的話呢,就是一個器具,如匣子啦,箱子啦,或者是大的櫃。那麼,這個就是 藏放這些東西的,放金匱的地方,像明、清兩代的這個,就是叫皇史宬。如果說形容詞的含義,作為書名,它是形容詞的作用,就是比喻文獻資料價值珍貴,應當保慎,或者說應當慎重保藏。這個就是在《漢書•高帝紀》裡面 (“與功臣剖符作書,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這是我把金匱作為名詞作為形容詞的功能以及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情況給大家作了這麼一個簡要的介 紹,從書名上來說,比方說,先於張仲景,在《素問》裡面,有《金匱真言論》、《傷寒論》的別本,有叫《金匱玉函經》,還有北宋王洙所發現的《金匱玉函要略 方》三卷,在清代有陳士鐸著有《石室秘錄》。所以,這裡面“金匱”、“玉函”、“石室”,用黃金、寶玉、石頭,那個“石頭”,現在我想不是一般的石頭蓋的 房子,“玉函”,什麼叫“函”呢?信封或者是匣子,用寶玉做的,這就證明他要珍藏的文獻資料相當寶貴。所以,林億也說“緣仲景有金匱錄,故以金匱玉函名, 取寶而藏之之義也”。

阅读全文——共6898字

Read more

中醫術語-玖

中風

“風”指“內風”。中風指腦血管意外等疾患,又稱“卒中”,即“急驟的風證”之意。病可因陰精虧損,或暴怒傷肝,使肝陽偏亢,肝風內動; 或嗜食肥甘厚味,痰熱內壅而化風;或氣血虧損而生虛風;或本內虛耐 驟然感受外來的風邪等等。古籍中按其症狀分類中風和真中風兩種。“類中風”: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言語障礙等,按病情輕重 又有中絡、中經、中腑、中臟之分,以中絡最輕,中臟最重。除包括腦出血、腦栓塞、腦血栓形成等病外,世包括了腦實質及腦神經的一些病症。 “真中風”除有類中風的症狀外,初起即有發熱惡風寒等症狀。實際上,發熱也常是腦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狀之一,故此說的鑒別意義不大。另一說 認為,類中風只是暫時的知覺喪失,醒後無半身不遂或口眼喎斜等症,係指“氣厥”、“食厥”、“血厥”一類疾病而言。以上兩說只作了解古醫 籍的參考。⑵“風”指“外風”。即外感風邪的病症,症見發熱、頭痛、汗出、脈浮緩等(《傷寒論》)l。

阅读全文——共32783字

Read more

中醫術語-捌

拔火罐(拔罐療法)

應用竹筒、陶瓷或玻璃製成的小罐或寬口瓶作為火罐。拔罐時,先將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條在火罐內晃動片刻後,趁熱將罐倒扣在一定的體表部位上,使罐口輿皮膚密切接觸,由於冷卻後火罐內空氣減少,產生負壓,緊密吸著在皮膚表面,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因而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一般應用於腰痛、胸脅痛、頭痛、關節炎和哮喘等多種疾病。

阅读全文——共27787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