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3月 2015

治肝炎常用的中药

中医治肝炎常用的中药

一、柴胡:柴胡是最常用治肝炎的药物,肝与胆互为表里,柴胡为胆经表药,又能治感冒忽冷忽热,口苦口干,仲景有小柴胡汤;若是胆囊炎,右胁下痛,可用大柴胡汤;慢性肝炎,容易生气,性情急躁,或郁郁寡欢,长期压力大,可用加味逍遥散,也是以柴胡为主药。

二、茵陈:是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黄疸可分阳黄和阴黄,阳黄为热性、急性的,表现出皮肤如橘色,汗如柏汁,可用茵陈蒿汤(组成:茵陈、大黄、栀子);阴黄为寒性、慢性的,表现出皮肤薰黄而色暗,可用茵陈加干姜、附子。

阅读全文——共1106字

Read more

补养之剂

补养之剂

前言:

补者,补其所不足也;养者,栽培之,将护之,使得生遂条达,而不受戕贼之患也。人之气禀,罕得其平,有偏于阳而阴不足者,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故必假药以滋助之。而又须优游安舒,假以岁月,使气血归于和平,乃能形神俱茂,而疾病不生也。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故先补养,然补养非旦夕可效,故以丸剂居前,汤剂居后。

阅读全文——共3232字

Read more

中医药物概论

中医药物概论

性味:分成药性与药味,药性有寒、热、温、凉。药味有五味,五味者酸、苦、甘、辛、咸,酸者能收涩;苦者能泻火;甘者能补,能缓和诸药;辛能发散,能通行经络;咸能引药下行,能软坚。

入经: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加上心包经共十二经,五脏有肝、心、脾、肺、肾;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凡药色青味酸,性属木者皆入肝与胆经(肝与胆互为表里);色赤味苦者,性属火皆入心与小肠经(心与小肠互为表里);色黄味甘者,性属土皆入脾与胃经(脾与胃互为表里);色白味辛者,性属金皆入肺与大肠经(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色黑味咸者,性属水皆入肾与膀胱经(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阅读全文——共1638字

Read more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高血压是血压超过正常范围,收缩压超过15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的记载,也没有等同的中医病名。以中医的观点认为,高血压常因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而致肝火上升,严重时甚至中风、生痰等病变。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整体的调整,使身体气血阴阳恢复平衡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中医治疗主要是依病人体质,结合四诊辨证论治,笔者在临床上治高血压常见的病因、证状、治疗有以下几种:

一、感冒引起血压高:是因为感冒血管收缩而引起血压高,这是暂时性的,等感冒好了血压自动恢复正常,表现的症状有头痛、晕眩、耳鸣、肩酸、颈酸等,治疗要分属于风寒或风热。中医说:风为百病之长,就是说很多病都由感冒所引起,所以不能小看感冒,有病要早治,不要迁延日久,病就不好治。

阅读全文——共1178字

Read more

治白带良方—完带汤

治白带良方——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黄白,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面色苍白,倦怠便溏等。

组成: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酒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服二剂证状减轻,四剂则止,六剂则白带痊愈。

阅读全文——共725字

Read more

发表之剂

方剂各论:发表之剂

前言:发者,升之、散之、汗之也;表者,对里而言也。三阳为表,三阴为里,而太阳为表之表,阳明为表之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也。邪之伤人,先中于表,以渐而入于里,始自太阳,以及阳明、少阳,乃入阴经,由太阴、少阴以及厥阴,六经乃尽也。治病者,当及其在表而汗之、散之,使不至于传经入里,则病易已矣;若表邪未尽而遽下之,则表邪乘虚入里;或误补之,则内邪壅闭不出,变成坏证者多矣。

经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阅读全文——共3812字

Read more

金银花消暑解渴

金银花,花成对腋生,长管状的花冠,金玉相映,娇艳异常,初放时洁白似玉,两三天后化为金黄,新旧相参,黄白衬映,如金似银,故而得名,入冬时节,它的老叶枯落,叶腋间又簇生新叶,因藤儿经冬不萎,叶儿凌冬不凋,所以又有‘忍冬’的雅称。

金银花,又名双花,是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它原产中国,朝鲜和日本亦有生长,有野生亦有栽培,适应性强,品种有红金银花、白金银花、紫脉金银花和四季金银花等,河南、山东、安徽、浙江诸省生产最多,又以河南密县出产的‘密银花’和山东沂蒙山区出产的‘济银花’为最著名。

芳香的金银花,不仅是美丽的观赏花木,而且是重要的中药材,其花、茎、叶、藤均可入药,金银花是我国古老的药物,享有‘药铺小神仙’之誉,祖国医学记载,金银花性寒味甘,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可以祛邪;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治疗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性痈疽,咽喉肿痛及热毒血痢等症,效果显著,据现代化学分析和药理实验证明,金银花含木犀草素、肌醇、皂甙等多种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是清热解毒的常用要药,是祛病延年的佳品。

阅读全文——共994字

Read more

治疗白发的外用秘方

治疗白发的外用秘方

在古代,中医有许多外用的乌发染发的秘方验方。通过洗、涂、擦、染或揩齿等方法,起到乌发染发的作用。中药乌发染发取材于自然,无毒性,过敏反应少。常用简易有效的秘方有:

(1)酸石榴、五倍子各60克,碾粗末,浸于铁器皿内的水中。1星期后,取汁外涂抹于头发,具有乌发的作用。

阅读全文——共373字

Read more

竹子药用

竹子药用

竹叶

《本草纲目》:“淡竹叶气味辛平,大寒,无毒;主治:心烦、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叶气味苦冷、无毒;主治口疮、目痛、失眠、中风等。药用竹叶以夏秋两季采摘嫩叶,晒干、煎水饮;用量2~4钱”,竹叶还常用于作药粥。据清代曹庭栋名医所编的《老老恒言》记载:“竹叶解渴除烦,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桅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进一、二杯即愈”。《多能鄙事.卷回》:“竹叶粥治老人膈上风热,目赤头痛,视而不见物。”

阅读全文——共916字

Read more
1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