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3月 2015

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好发于20至30岁的年轻男性,女性也有不少的患者,但其临床表现严重度一般较男性轻微。

常见的典型表现是慢性的下背晨间酸痛及僵硬,有少部分患者的初期表现是以两侧脚后跟慢性疼痛为主,而腰背的疼痛僵硬较不明显;这些不舒服,可藉由活动腰部获得改善,但容易复发。

早期诊断僵直性脊椎炎并不容易,因为疾病初期的临床表现常只是背痛。医师在鉴别诊断上,常先考虑其他更常见的伤害,如肌膜炎、腰部关节扭伤、腰椎间盘软骨突出症或早期关节退化等等。门诊患者并无法如教科书中确切讲出如下背痛并晨间僵硬、胸腔扩展范围减少、腰椎之纵向及横向活动受限制,这些标准典型表现,医师会根据常规的X光检查发现下背处的荐椎肠骨关节是否表现出关节狭窄、关节炎或融合,而进一步诊断是否为僵直性脊椎炎。

阅读全文——共1560字

Read more

緩解肩颈酸痛

肩颈酸痛是现代人的时髦病。肩颈酸痛在中医称为“项强”,脖子出现僵硬,肩膀酸痛。其病因包括内外感,外感是感冒所引起,其症必伴有头痛、项强、发热、恶寒等。

一般只要对症下药,即可得到改善;另一种是五劳七伤引起,五劳有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现代人不同职业,容易造成不同的职业病,其实很多都是五劳引起。例如长期在电脑桌前工作,容易“久视伤血”,中医认为心主血,久视引起血行不利,加上风寒束于经络,而引发的症状轻者出现脖子僵硬,肩膀酸痛,重者中风,心肌梗塞都有可能。临床上的肩颈酸痛,都是职业病引发较多。

阅读全文——共589字

Read more

痛經的治療

痛經的治療

痛經雖分以上四型,臨床上常見四型互相混合,若要詳細辨認,需賴中醫專家把脈診斷,針對各類型調配中藥或施以針炎做治療。

不過大體說來,痛經總是因血行不暢,若能服用活血行血及通血脈之中藥配方,如「折衝飲」之類,往往有效。只要是因為折衡飲這一帖藥方中,配有當歸、川芎、紅花、桃仁等活血行血、血行通暢、自然不痛。因此在臨床上不論各種類,「折衡飲」效果常常令人滿意,如配合中醫辨症分型治療效果更完美;像「氣滯血瘀型」加用理氣藥如逍遙散、疏肝散。「寒濕凝滯型」如用艾附暖宮丸、白鳳丸,「肝腎虧虛型」加用首烏地黃丸,氣血虛弱型則加用八珍益母丸等,總之對于痛經切勿等閒視之不能只治標而不治本。

阅读全文——共1698字

Read more

痺病總括

三痺之因風寒濕,五痺筋骨脈肌皮,風勝行痺寒痺痛,濕勝著痺重難支,皮麻肌木脈色變,筋攣骨重遇邪時,復感於邪入藏府,周同脈痺不相移。

〔註〕:

三痺之因,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病也。其風邪勝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痺。寒邪勝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痺。濕邪勝者,其痛重著,故曰著痺。此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痺也。

阅读全文——共510字

Read more

四診心法要訣 望診

四診心法要訣 總論

醫家造精微,通幽顯,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聖先賢之旨。今採醫經論色診之文,確然可法者,編為四言,合崔嘉彥《四言脈訣》,名曰:四診要訣,實該望、聞、問、切之道。使後之為醫師者,由是而教;為弟子者,由是而學,熟讀習玩,揣摩日久,自能洞悉其妙,則造精微通幽顯也,無難矣!

識病之要道

阅读全文——共6587字

Read more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篇-傷寒論註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篇

太陽主表,為一身之外藩,總六經而統榮衛,凡外因百病之襲人,必先於表,表氣壯,則衛固榮守,邪由何入,經曰:雖有大風苛毒,勿之能害是也,若表氣虛,則榮衛之氣不能禦外,故邪得而乘之,經曰: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虛而後客之也,衛陽也,榮陰也,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邪之害人,各從其類,故中風則衛受之,傷寒則榮受之,衛分受邪,則有汗為虛邪,桂枝證也。榮分受邪,則無汗為實邪,麻黃證也。榮衛俱受邪,均無汗,皆為實邪,大青龍證也。大綱三法,用之得當,其邪立解,用違其法,變病百出,緣風為百病之長,故以風中衛列為上篇,寒傷榮與風寒兩傷,

阅读全文——共3529字

Read more
1 69 70 71 72 73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