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8月 2015
針灸概論
針灸學是專門研究各種常用針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理論和具體操作方法。針法又稱刺法,最早由使用小石片-刺治病發展而來。灸法又叫艾灸、古代叫灸炳。
針法是利用不同的針具,在人體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施以不同的手法,給予一定的刺激,從而激發經絡之氣,調整臟腑機能,使機體恢復健康,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灸法適用艾絨等各種藥料以熏灼體表的一定的部位,以溫熱刺激,激發經絡之氣,調整臟腑機能,從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灸法與針法一樣,不僅施灸材料不一,而且施術的方法也各異。
Read more痺證辨證論治簡表
痺證與痿證鑒別簡表
痹證
痹是閉塞不通。痹證,或稱痹痛,為外邪侵襲於肢體、經絡、肌肉、關節,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痛、腫、重著或麻木的一種疾患。
痺證以關節、肌肉疼痛為臨床主症。
感受風、寒、濕、熱等外邪是引起痺證的主要原因,主要病機是外邪留注經絡關節,使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
Read more大便病諸候
一、大便難候
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陰陽偏有虛實,謂三焦不和,則冷熱並結故也。
胃為水穀之海,水穀之精,化為榮衛,其糟粕行之受於大腸以出也。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澀,結在腸胃之間。其腸胃本實,而又為冷熱之氣所並,結聚不宣,故令大便難也。
Read more小便病諸候
淋病諸候
一、諸淋候
諸淋者,由腎虛膀胱熱故也。膀胱與腎為表裡,俱主水。水入小腸,下受於胞,行於陰,為溲便也。腎氣通受於陰,陰,津液下流之道也。若飲食不節,喜怒 不時,虛實不調,則腑臟不和,致腎虛而膀胱熱也。膀胱,津液之府,熱則津液內溢而流於睪,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積受於胞,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 澀。數而且澀,則淋瀝不宣,故謂之為淋。其狀,小便出少起數,小腹弦急,痛引受於齊。
又有石淋、勞淋、血淋、氣淋、膏淋。諸淋形証,各隨名具說於後章,而以一方治之者,故謂之諸淋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Read more咳嗽病諸候
一、咳嗽候
咳嗽者,肺感受於寒,微者則成咳嗽也。肺主氣,合受於皮毛。邪之初傷,先客皮毛,故肺先受之。五臟與六腑為表裡,皆稟氣受於肺。以四時更王,五臟六腑皆有咳嗽,各以其時感受於寒而受病,故以咳嗽形証不同。
五臟之咳者,乘秋則肺先受之,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聲,甚則唾血。乘夏則心先受之,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哽,甚則咽腫喉痺。乘 春則肝先受之,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側,兩 下滿。乘季夏則脾先受之,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喑喑引受於膊背,甚則不可動,動則咳劇。乘冬則腎先受之,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逆。此五 臟之咳也。
Read more九蟲病諸候
一、九蟲候
九蟲者,一曰伏蟲,長四分;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
伏蟲,群蟲之主也。蛔蟲,貫心則殺人。白蟲相生,子孫轉多,其母轉大,長至四五尺,亦能殺人。肉蟲,令人煩滿。肺蟲,令人咳嗽。胃蟲,令人 嘔吐,胃逆喜噦。弱蟲,又名膈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鳴。蟯蟲,居胴腸,多則為痔,極則為癩,因人瘡處以生諸癰、疽、癬、 、 、疥、齲蟲,無所不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