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舌诊

從舌苔斷疾病

眾所皆知,舌頭不但能吸吮、吞嚥、攪拌,還負責了味覺的功能。但是您可能不知道,它還是反應人體健康狀況的信號燈。

中醫望舌診病,主要是觀察「舌質」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由絲狀乳頭及其間的食物殘渣、細菌、唾液等組成。細小的絲狀乳頭不具有味蕾而純係保護的功能,它覆蓋了大部分的舌背,卻也因含有大量的角質而呈現白色,有時會因角質的增生而變長,有時卻反而萎縮甚至消失。

舌苔的形成,就是舌黏膜上皮的角質化過程,不斷進行的新陳代謝狀況,它表現為細胞的不斷分裂、增殖、分化、遷移和剝落的過程。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它維持了正常人薄薄的一層舌苔。

阅读全文——共1045字

Read more

觀察舌頭預知疾病

中醫望舌診病,主要是觀察「舌質」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包括肌肉、血管、神經、結締組織、黏膜及舌面的輪廓乳頭與菌狀乳頭。

正常舌質多呈淡紅色,不深不淺。這是由於舌的黏膜下層及肌層中富有血管,血色透過白色半透明的舌黏膜面,就呈現淡紅色。總括而言,舌黏膜上皮的厚度、血紅蛋白濃度、血氧分壓、舌部血管的擴張或收縮,都是決定舌質顏色的主要因素。

一、淡白舌:比正常的淡紅舌色還淡。常由於貧血及代謝降低、內分泌機能不足、消化功能紊亂,或是蛋白質代謝障礙,蛋白總量不足所造成。中醫認為淡白舌為臟氣虛寒,常見的二種證型為:

阅读全文——共998字

Read more

從舌頭大小 看健康狀況

從舌頭大小 看健康狀況

  望舌診病是中醫獨特的診斷方法,舌頭的各種變化可反映人體病變的部位和程度,正如《辨舌指南》所言:「辨舌質,決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察六淫之淺深。」名醫章虛谷在《醫門棒喝》中也說:「觀舌質可驗其正之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由於舌頭是人體「外露的內臟」,最容易偵察,所以具備了舌診的基本常識後,就能了解自己身體機能的變化,並可提供醫療上的參考。

當舌頭腫脹胖大而有齒痕,表示與舌之結締組織增生、組織水腫,或血管、淋巴回流障礙、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等因素有關,中醫多診斷為氣虛或體內濕氣過重。臨床上常為肥胖、甲狀腺機能減退、肢端肥大症、尿毒症、低蛋白血症、慢性胃炎、糖尿病等所引起。由於舌組織的反應較一般器官靈敏,所以,此時身體其它部位可能並無水腫的表現。

阅读全文——共977字

Read more